
經過8年的研發,我國首條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生產線4月17日在成都市雙流區投產,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出席投產儀式并發表致辭。
這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可生產單片1.92平方米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光伏組件。與傳統光伏發電設施比較,這種玻璃具有弱光性好、溫度系數低等優勢,在光伏建筑一體化、軍民融合產業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尺寸一般為0.6×1.2米,此次投產的發電玻璃尺寸達1.2米×1.6米。“玻璃尺寸每大一倍,在其上面均勻鍍膜的技術難度就要增加幾倍。”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生產部副部長蔣猛說。
在成都中建材的光伏路面上,一輛新能源汽車正在充電。“它的電能就來自你腳下踩著的玻璃。”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成都中建材的圍墻、玻璃外墻、觀光行道都鋪設了這種玻璃。一塊發電玻璃,在標準光照條件下,4小時就能生產出一度電。即便在弱光照、溫度系數低的條件下,它依然能夠實現光電的高轉化率,是之前的材料所不具備的優勢。這樣的特性使它可以適應立面、平面、傾斜面等多種安裝方法,應用的環境和區域非常廣泛。案例證明,該產品對于大型公司甚至普通家庭用戶來說,都可實現推廣應用。
“它的電能就來自你腳下踩著的玻璃。”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成都中建材的圍墻、玻璃外墻、觀光行道都鋪設了這種玻璃。在室內光照條件較差的環境下,這種發電玻璃仍能輸出電流。這樣的特性使它可以適應立面、平面、傾斜面等多種安裝方法,應用的環境和區域非常廣泛。案例證明,該產品對于大型公司甚至普通家庭用戶來說,都可實現推廣應用。
目前這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80萬平方米,共計100兆瓦。未來計劃將產能擴大到500兆瓦,著力打造成都的綠色發展產業基地和示范基地。
這條生產線投產標志著成都中建材完全掌握了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的核心技術,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是中國建材多功能化的重大進展,填補了我國沒有規模化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的技術空白。目前,中國建材集團在碲化鎘發電玻璃領域已打通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