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玻璃是生活垃圾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以往,這部分生活垃圾因為低值沒有專門的回收處置,不利于垃圾的分類和減量。據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消息,《蘇州市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回收利用實施方案》將于近期啟動,按照目標,今年年底前,將實現姑蘇區廢玻璃回收全覆蓋,至2019年年底前,建立回收利用管理體系,實現市區廢玻璃回收全覆蓋。
據統計,在環衛部門所收集的生活垃圾中,廢玻璃占比在7%—8%,由于材質的特殊性,垃圾焚燒不能完全處置廢玻璃,不利于垃圾減量,且廢玻璃雖然低值,但也屬于可回收利用商品。為此,根據《蘇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要求,為進一步推進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的回收工作,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和再生資源利用,蘇州于2017年底制定出臺了《蘇州市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回收利用實施方案》。
根據該方案,蘇州將依托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所屬蘇州市再生資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蘇再投”)載體平臺,協同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融合”,建立設施標準、運行規范、管理精細、可持續的低值可回收物(廢玻璃)回收利用體系。據“蘇再投”負責人鄭斌介紹,該公司將采取上門服務、定點回收、市場運營、公布“962030”平臺等多種形式,開展廢玻璃回收利用工作。
廢玻璃回收渠道主要有三塊:一是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由“蘇再投”配置收集容器,定時定點收集和運至各區廢玻璃歸集點;二是居民小區,由“蘇再投”配置收集容器,所在社區、街道(鄉鎮)指導小區分類,環衛部門力量或第三方定時收集,運至各區廢玻璃歸集點;三是“蘇再投”已建的廢舊商品社區回收服務點,由回收點收集,再運至分揀中心,目前,“蘇再投”已建有108個社區回收點和白洋灣、元和、獅山三個分揀中心,覆蓋姑蘇區,并輻射園區湖西、高新區獅山、吳中區城南、相城區元和等地,涌現出蘇州金虎物業等積極配合社區回收點建設的典型,回收網點覆蓋逐年擴大。
據悉,在部分小區和單位配置的收集容器將具有自動計量和滿溢智能通知等功能,前期建200個,根據試點回收成效進一步推廣。各廢玻璃歸集點及分揀中心暫存的廢玻璃,由“蘇再投”集中收運至?直再生資源產業園,專業處置企業進行處置。
鄭斌說,廢玻璃的回收處置面臨的是收運處置成本和銷售統貨價倒掛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政府財政的經費保障,包括配套建設回收硬件設施、收運補貼等,另一方面,也需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單位、企業和市民提高廢玻璃分類回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