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玻璃價格難有大起色
2017年影響玻璃價格波動的關鍵詞被“成本提升”、“環保收緊”“ 大幅減產”等覆蓋,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促成玻璃價格重心的上移,使玻璃市場價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減弱,整體實現了淡季不淡、旺季超預期的局面。
從時間節點來看,2018年上半年在玻璃環保減產的背景支撐下,供需同步減少,產業鏈整體出現萎縮,市場矛盾不突出,玻璃價格有望維持1400-1600的高位運行格局,但2018年年中隨著天氣轉暖,玻璃生產企業限產取消,供給側改革或有所收斂,地產需求走低跡象將更加明朗,供需市場將再度轉向寬松,玻璃市場價格中樞或回落至1200-1400元的區間。
2017年平板玻璃市場回顧
(一)玻璃市場走勢:淡季不淡,旺季偏旺
2017年平板玻璃市場走勢好于預期,全年玻璃主力期價漲幅為22.8%,運行重心較2016年大幅提升。
年初在原料價格上漲的拉動下,玻璃期價從1200附近低位開始逐步反彈,并于2月中旬創下1430的高位,不過隨著春節后廠家庫存增加及純堿價格高位回落,玻璃期價重心也開始下滑。進入二季度之后,現貨庫存消化順暢,市場利潤走好,玻璃價格波動區間收窄至1200-1300附近。7-8月,傳統旺季效應逐步體現,成本推漲和傳統旺季的共振下,期價波動重心一舉拉升至1450元/噸左右,雖然真正到了金九月市場價格出現回調,但三季度整體波動區間高于上半年。 而四季度環保政策收緊,沙河市場多條生產線限產加停產,玻璃前所未有的供給側收縮拉動,令這波玻璃價格實現暖冬行情,12月初,玻璃期價創下了近4年多以來的高位。
不得不說,當前平板玻璃市場格局已逐步改變,雖然房地產市場萎縮,調控政策陰云籠罩,但供給端的同步減少將需求端的利空效應減弱。
今年影響玻璃價格波動的關鍵詞被“成本提升”、“環保收緊”“ 大幅減產”等覆蓋,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促成玻璃價格重心的上移,使玻璃市場價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減弱,整體實現了淡季不淡、旺季超預期的局面。
(二)供給縮減,現貨市場表現亮眼
沙河市場雖然在春節期間積累了不少庫存,但年后天氣回暖,沙河廠家飽受成本上漲之痛,廠家堅持挺價運行,從價格的表現來看,上半年沙河玻璃廠家呈現出溫和上漲趨勢。前期燃煤企業都投入脫硫脫硝裝置,致使今年環保苗頭大都指向加工市場,一些不滿足要求的加工企業時不時的出現停工現象,使玻璃市場今年的消息也特別多。進入8月之后,先是旺季臨近的刺激,加上后期環保政策致使沙河生產企業大規模減產因素共同作用下,原有的區域供應平衡被打破,沙河玻璃擺脫了全國價格洼地之名。
雖然其他地區在產能集中度上要遜色于沙河,不過由于沙河玻璃的銷售半徑較大,沙河玻璃整體向好的勢頭對全國其他地區玻璃價格的帶動十分明顯,2017年全國平板玻璃價格整體實現飛躍。其中,華東市場全年走勢表現穩中偏強;華中、華南市場除了受傳統雨季出庫不暢的原因在7、8月期間出現一定的回調外,整體也維持上漲勢頭;而東北、西北地區作為比較弱勢的區域,今年價格仍然有不錯表現。
(三)基差波動頻繁
2015年5月以來,沙河玻璃現貨價格與期價升貼水調整為0,從而使沙河市場價格的話語權更加明顯。我們發現,相對于去年的正基差常態來看,今年市場基差波動較為劇烈,今年現貨市場價格一路向好,1-2月和7-8月期間,期貨價格大幅升水,最高升水幅度達到10%附近,刺激期貨市場倉單的大量出現,3月初和8月初,玻璃倉單量分別達到1450張和2108張的高位,生產商、貿易企業賣出套保以遏制期貨市場投機做多力量。
圖表 1:玻璃現貨市場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玻璃期貨網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圖表 2:玻璃基差走勢

數據來源:WIND資訊 中國玻璃期貨網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玻璃供給側改革已見成效
(一)玻璃產能增速大幅放緩
圖表 3:2012-2017年玻璃生產線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玻璃期貨網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圖表 4:玻璃產能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玻璃期貨網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2014年之后,國內平板玻璃產能增速大幅下滑,一方面國內經濟不景氣,市場需求增速表現不佳,平板玻璃供應過剩明顯,增速開始放緩;另一方面,2009年之前投產的生產線窯齡已進入老年,冷修產能逐步增加,而環保政策日益趨緊,新建生產線的審批較為嚴格,新建數量有限。近四年以來,除了2016年之外,平板玻璃產能均呈現負增長局面,其中2016年由于房地產市場崛起,玻璃行業利潤實現大幅盈利,使生產廠家縮短冷修周期、降低冷修意愿,該年度玻璃產能總量實現大幅反彈,年末凈產能增加12250噸/天。
如果說2014、2015年玻璃行業總產能縮減是主動減產的話,那么2017年玻璃行業則更多是被動減產。其實在今年上半年,玻璃廠家延續2016年以來的高利潤局面,生產線總體凈增加,冷修產能檢修周期大大縮短,資金流轉加速。我們發現,在上半年復產的生產線中,山西利虎二線冷修時間約半年,山東巨潤四線冷修時間未超過3個月,沙河安全五線的冷修周期也不到4個月,節奏顯著加快。不過下半年環保之風收緊,11月以來,國內共有12條生產線冷修,其中僅僅沙河市場便停產9條,呈現出政府環保的決心。據了解,這些生產線大都在2012年之前投產,從窯齡時間來看,已經過了最佳生產期,不過大規模的集中停產還是令市場為之震撼,這些生產線要在短時間內滿足排污許可、燃料達標等要求存在難度,近期沙河還有3條生產線預期停產,如果停產落實,將會對沙河以及周邊廠家產生進一步影響。
(二)環保壓力迫加速產能縮減
后期沙河因環保影響而停產的產能將達到7850噸/天,占當地產能的21.7%,即便后期這些停產產能進行窯爐改造,還要進行環評審批,辦理排污許可證,這些過程將比較漫長,加上2017-2018采暖季要求限產的15%,除去其中有重疊要求的部分生產線,明年3月采暖季結束前沙河玻璃產能減少約30%,折合到全國范圍的話約5%。目前沙河已限制玻璃新增產能的獲批,未來沙河玻璃產能或再進行整合。
目前全國共有浮法玻璃12.91億重量箱,雖然2017年1-11月國內玻璃總產量累計同比還有3.9%,但經歷今年11月以來的大幅減產后,后期同比數據有望轉正為負。據統計,當前國內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361條,其中在產228條,產能利用率只有63%,而在產生產線中有10條2010年之前點火的,具有潛在檢修需求,即便后期有一些復產計劃的生產線,在新增產能有限、環保政策壓制的背景下,玻璃總產能增加概率有限。
生產成本顯著提高
圖表 5:純堿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圖表 6:動力煤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年初以來,純堿價格在突破2300元/噸之后持續回落,跌幅近25%。不過隨著下游行業進入旺季,純堿市場供需逐步改善,市場價格重心大幅提升,8月底到11月底,純堿市場價格上漲650元/噸,直接抬高玻璃生產成本130元,創下近年來新高。因防止純堿市場去年的拉漲行情再現,廠家對原料純堿都進行了積極的備貨,在今年調研市場中發現,不少廠家對純堿的備貨超過10天,與去年的原料零庫存形成強烈的對比。12月純堿廠整體庫存增長至40多萬噸,致使純堿價格有所回落。長期來看,在后期環保政策仍舊偏緊、平板玻璃產能減少的背景下,純堿或將維持寬幅震蕩局面。
平板玻璃與黑色建材走勢息息相關,2014-2017年,玻璃與螺紋鋼和焦炭(2113, -19.00, -0.89%)的走勢相關性均能達到0.9以上, 與動力煤走勢的相關性系數為0.86。今年黑色系商品整體再次實現上漲,3月初,由于國家對主產地煤炭環保力度加大,煤炭供應受到影響,價格大幅提升。雖然4、5月煤炭供需環境逐步寬松,價格出現一定的回落,但后半年,煤炭市場再次發力,價格最高漲幅達到25%。玻璃生產廠家尤其是北方,仍有不少企業在使用煤炭做燃料,其價格的抬高直接影響玻璃生產成本。不僅煤炭如此,一路表現穩定的清潔能源天然氣價格也出現大幅波動,進入冬季以來,我國實施強力的煤改氣政策下,天然氣大范圍的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的天然氣廠家漲幅多數在50%-100%。預計至少在明年春季采暖期結束前,我國天然氣仍存在較大供應缺口,價格高位運行概率大。不過明年隨著天氣轉暖,天然氣供給緊張局面將有改善。
由于平板玻璃的剛性生產特點,成本對價格的傳導作用并不十分順暢。在行情偏好時,成本抬升對玻璃價格具有明顯促進作用,行情不景氣時,原料成本加大可能更多的是侵占玻璃行業本身的利潤空間。當前玻璃生產原料在環保政策壓制下,供給明顯緊張,不論是純堿還是其他原料,價格都呈現偏強態勢,在2017-2018供暖時期,燃料供給短缺局面更加凸顯,玻璃成本居高不下。供暖季過后,市場原料供應偏緊局面料有改善,但在環保政策階段性加緊預期下,總體市場成本難有明顯下降空間。
長期需求走低
(一)整體庫存結構良好
圖表 7:2014-2017年玻璃企業庫存走勢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圖表 8:沙河重點企業庫存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縱觀2014-2017年以來玻璃市場庫存來看,庫存走勢呈現了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一季度由于下游建筑市場春節停工拖累,玻璃廠家庫存呈現上升趨勢,二季度相對平穩,三季度在市場需求轉好的帶動下,廠家庫存消化較為明顯,四季度總體較為穩定。相比較而言,2017年玻璃廠家庫存處于相對低位,上半年以來庫存數據較去年同期一路下滑,7月之后隨著玻璃市場價格大幅提升,玻璃庫存同比去年略有增加。截止到目前,國內玻璃生產企業庫存值為3075萬重量箱,較去年同期下滑4萬重量箱,平均庫存水平與去年相當,相比較今年玻璃總產量一路增加的局面,玻璃行業總體庫存表現較好。
而從沙河重點玻璃企業的庫存情況來看,盡管春節期間庫存增量高達20%,7月底甚至創下607萬重量箱的高峰,但后期在下游旺季備貨的帶動下大幅削減,冬季以來沙河玻璃的停產風波再次點燃市場搶購風潮,截止到12月中旬,沙河庫存只有429萬重量箱,較去年同期偏低6%,且低于近三年以來的平均值。
剛性生產的玻璃對銷售狀況最直接反映就是庫存,庫存偏高制約玻璃廠家漲價空間,而庫存較低,廠家就有漲價的底氣和信心。今年玻璃廠家的整體庫存表現較好,沙河市場庫存壓力也較小。據測算,2012-2016年期間,玻璃現貨均價與生產線庫存的相關性高達-0.78,但今年以來相關性有所回落,究其主要原因是庫存水平整體處于良性水平,階段性的升高未能影響到玻璃廠家的銷售策略,致使玻璃價格有較大的浮動空間。玻璃市場的低庫存反映出在前期地產存量需求釋放的帶動下,今年實際需求量良好。不過隨著調控效應逐步顯現,后期玻璃需求表現值得考究。
(二)地產長期需求萎縮
圖表 9:房地產各項數據累計同比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圖表 10:70大中城市房價同比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弘業工業品研究所
2017年3月份,多個熱點城市相繼發布樓市調控政策,二季度之后資金面開始發力,不少城市房貸利率提升,熱點城市開始進入“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的四限時代。在熱點城市地產調控打壓及調控后的外溢效應作用影響下,國內樓市分化現象明顯,40大中城市
中,一線城市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從2017年1-3月的-10.96%回落至1-10月的-31.10%,同期二線城市銷售面積累計同比下滑幅度次之,從8.22%到當前的-0.93%,而三線城市卻依然穩健,同比下跌幅度只有2.43%。同樣,一二線城市房價同比自2016年四季度以來便呈現明顯跌勢,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已滯漲,預計在明年調控效應逐步顯現,資金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市場價格有望實現負增長。隨著調控范圍將繼續擴展,三四線城市偏強格局也將收縮。
平板玻璃下游80%是面向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度對玻璃市場影響較為直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逐月下降,1-11月累計同比為7.5%,創下今年新低。隨著地產開發投資的減少,未來建筑玻璃需求量必然受到拖累。同時,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數據也呈現顯著下行,據統計,四季度是建筑施工竣工高峰期,近年來四季度房屋竣工面積完成量約占全年總量的近1/2,竣工完成后基本可以產生玻璃需求,即當前下游對玻璃消耗起到帶動作用。今年以來竣工面積累計同比數據月均減少1.87%,如果保守估算,依照1.5%的同比減少速度來計,2018年3月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將減少5%左右,與平板玻璃供給端減少比例相當??梢哉f,在明年3月采暖季結束之前玻璃市場供需處于相對緊平衡狀態,除去春節放假因素,這一狀態或有所延遲,后期隨著天氣轉暖環保政策減弱,地產需求降低的利空將逐步體現出來。
后市展望
總體來看,供給側改革影響下,平板玻璃的供應過剩局面得到緩解。2017年玻璃價格重心在成本推動和供給減少的共振下呈現抬升,運行重心較去年明顯提高,四季度后期期價表現實現了超預期表現,走出近年的高位。成本方面,在環保政策的日益趨緊下,燃料價格有望繼續維持高位,純堿市場也大概率保持高位震蕩,生產原料成本難有過多下調空間。此外,環保壓力下,停產裝置重啟必然加大成本支出,玻璃生產成本居高難下。
供需方面來看的話,由于后期平板玻璃市場新增產能較為有限,一些老舊裝置也面臨檢修需求,而不達標的生產線隨時面臨環保部門的監管,即便今年四季度停產的這些生產線后期滿足了環保要求,回歸市場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和成本,明年玻璃總體供給或呈現加速下滑局面。雖然需求端地產調控不斷,房地產尚未出現斷崖式的下跌模式,但數據上已經確立地產下行趨勢,2017年11月房地產竣工面積已進入負增長趨勢,后市玻璃需求將因此受到拖累。
不過從時間節點來看,明年上半年在玻璃環保減產的背景支撐下,供需同步減少,產業鏈整體出現萎縮,市場矛盾不突出,玻璃價格有望維持1400-1600的高位運行格局,但2018年年中隨著天氣轉暖,玻璃生產企業限產取消,供給側改革或有所收斂,地產需求走低跡象將更加明朗,供需市場將再度轉向寬松,玻璃市場價格中樞或回落至1200-1400元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