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韓國經濟新聞》放出消息稱,iPhone 8系列電池供貨商是三星Note 7電池供貨商。不過發布消息的臺媒同時提到,iPhone 8出現的電池問題與三星Note 7爆炸事件不完全相同。
iPhone 8爆炸始末
據臺灣媒體稱,發生手機爆炸的這名消費者在手機電量還剩70%時插線充電,3分鐘后手機爆裂,但沒聽到任何爆裂的聲響。手機背板和屏幕明顯從內部裂開,邊框也脫離外殼,電池疑不明原因膨脹,裂縫約0.5公分。
按上述報道的說法,消費者自稱,購入iPhone 8 Plus后,僅用來上社交網站、拍照和看視頻等,沒有玩手機游戲,使用的充電線也是原裝的,手機也沒有摔過,不知為何會突然爆裂。這次風波她在心里仍有一點陰影,很擔心拿到新手機后又發生爆裂狀況。
據新京報的消息,蘋果方面29日向新京報記者確認,已收到前述臺灣用戶的問題機,初步調查的情況是出現了電池的腫脹,但并非是嚴重的安全性事件,跟爆炸無關,詳細的調查結果一經確認便會公布。此外,臺灣用戶現在應該已經拿到更換的新機,暫時不影響其使用。
Note 7爆炸陰影還未消散
iPhone8的這次爆炸事件,很容易被聯想到去年剛發生的Note 7爆炸事件。去年8月24日,就在Note 7剛剛發布不久,韓國發生了Note 7首起爆炸事件。到了9月2日,已積累出現35宗Note 7電池燃燒報告,三星決定暫停Note 7在10個國家的銷售,并對其進行全球替換計劃。
9月11日,《韓國經濟新聞》稱,蘋果iPhone 8系列及iPhone X使用的是三星SDI(Samsung SDI)和LG化學(LG Chem)的電池,SDI同時也是此前爆炸的三星Note 7電池的供貨商。iPhone X則是將兩枚電池結合在一起。對于電池供貨商的情況,蘋果方面是這樣說的:「供貨商信息我們不做任何回應。」
由于事態還未明朗,網友們對這次的iPhone 8爆炸事件看法不一。有的網友就把這次的爆炸和三星Note 7爆炸聯系在一起,認為是「剛扔掉note7炸彈,又買了8plus手雷」
自iPhone 8系列售出后,蘋果市值每況愈下。北京時間9月26日凌晨,蘋果股價收于150.55美元,創8周以來最低收盤價,市值為7776.25億美元。不到兩星期,蘋果市值蒸發了超500億美元。
新猜測:或許是玻璃蓋板
有業內人士認為,iPhone8/iPhone8Plus的爆裂事件既不是設計缺陷,也不是良品率的問題,而是蘋果把金屬后蓋更換成了金屬中框加玻璃后蓋的設計所導致。他們認為玻璃的剛性較強,沒有留給電池膨脹時的伸縮余量,電池膨脹時就會把玻璃后蓋和顯示屏幕頂開,造成機身出現開裂。而金屬后蓋機身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金屬在電池膨脹時,自身可以有省量的變形,并且承載能力也更高。
不過這種看法卻并不是讓人十分信服,蘋果在iPhone4時代就已經采用雙面玻璃加金屬中框的設計,但是并沒有出現類似的問題。當時其電池的容量為1420——1470mAh,而iPhone8/iPhone8Plus配置的電池容量分別為1821mAh和2675mAh,相比iPhone4放大了一倍不止的機身體積來看,iPhone8系列的電池容量其實并不大。
另外業界也有人認為參照此前Note7的電池質量事故原因,三星在手機設計時,機身的熱量管理機制不合理,由于玻璃的熱傳導率本身就只有金屬鋁合金機身的二百分之一,導熱效率差很多,三星為了防水又采取了機身全密閉設計,導致三星的電池始終處于高溫環境中,所以這次iPhone8的「十連爆」也是有可能是因為玻璃導熱不高造成電池過熱。
不管怎樣,蘋果iPhone8/iPhone8Plus的十連爆,還是讓業內人士對玻璃機身有一了些看法,特別是出貨量龐大的中國品牌手機廠商。不過,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金屬機身的手機市場占有率僅四成左右,除去約15%要模仿蘋果的雙玻璃機身高端機型,仍然還在四成的市場可供金屬機身加工行業擴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