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和軟件服務業司安筱鵬指出,繼工業革命、電力革命、蒸汽革命、信息化革命之后的新一輪智能革命即將到來,勢不可擋的科技發展正在重塑全球產業格局,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主要發展趨勢。
玻璃產業作為制造業的一員,同樣順應著這一趨勢在發展,無論是參展企業還是觀展的專業人士都從今年的北京玻璃展上一致看到了這一發展趨勢。
自動化技術有進步 跟不上的企業會日漸煎熬
廣州新曄網印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喬密女士指出,現階段技術型人才稀缺難以管控,生產成本及用工成本都在增加及環保因素等等,都決定及加快了玻璃設備朝自動化、高精準度、高效率趨勢的發展。佛山市順德區海盛玻璃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輝先生也表示,因為現在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效率低,產品質量難以控制,所以智能化的玻璃加工廠肯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玻璃展上的自動化設備明顯比去年多了很多,自動檢測、自動拋光等智能化產品比較突出,而且每個廠家對設備的性能和外觀都做了很大的改進。

歐姆在玻璃展上展示的智能倉儲系統
東莞市北航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舒本川先生認為,做設備跟做玻璃一樣難做,未來走向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會更高,倉儲系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至于那些沒有特色、沒有實力的廠家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廣州市玻璃先生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廖仲明先生就指出今年玻璃展上低技術、低附加值的廠商明顯減少了,而且從深加工角度來看,夾膠設備比較有創意,但在技術和實際操作上還有待更進一步完善。
國內外技術仍存差距 企業要立足產品創新
雖然國內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還沒達到真正成熟,尤其在與國外技術同臺競技的情況下,雖然中外企業的設備各有優勢,但差距仍然明顯,國外的技術更先進更成熟,設備精度比國內的好,而國內的設備技術更貼近國內企業的需求,更靈活實用,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的企業仍在比價格。

百超在玻璃展上展示的全自動中空玻璃生產線
專業人士指出,國內技術大概要在兩三年后才會成熟。其中有各種因素制約著其發展,張建輝認為自動化、智能化主要受電氣控制系統的整合和可靠性影響,但現在不少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選用的自動控制系統簡單,可靠性不高,這些都制約了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廖仲明提到,在目前階段,特別是對玻璃深加工行業來說,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深加工行業對人工依賴性比較強,目前的自動化智能化更多起到輔助的作用。而舒本川則直接指出,建筑行業利潤微薄是阻止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根本原因,現在多數廠家都是在維持生存,有了政府的支持估計五年可發展好。
差距的存在才有了縮小差距甚至超越的動力,國內企業如果在這次自動化智能化發展中保持自主原創、堅持研發會更快的縮小中外差距,而國內企業要做的是摒棄不足,吸取眾家之長,這樣才能更好推動自身及行業發展。
企業緊跟趨勢不掉隊 更完善的技術將亮相下屆玻璃展
今后玻璃加工企業經營發展的方向必將以自動化、無人化工廠為主,因此對加工設備的要求會更高,設備企業想要在從趨勢中脫穎而出,張建輝認為其關鍵因素在于看哪個企業的產品更結合客戶實用性。喬密也給出了企業應該要做到的三大秘訣:1.善于發現,及時總結市場動態經驗;2.敢于改變,結合市場自身不足的地方及時優化;3.精于技術,做適合市場的產品,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
隨著社會科技迅速發展,以后的設備技術會更多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本屆參展企業紛紛表示會緊跟趨勢,不斷改善所在領域的設備的自動化節能化發展,下一屆玻璃展會以更完善更先進更成熟的產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