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2日,全國玻璃纖維專業情報信息網第38屆年會暨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纖分會工作會議在位列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歷史文化名城安陽隆重召開。
太原郎智物流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陸希做了“如何提高玻璃纖維企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報告。他講解了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內涵、特征、發展目標和支持方向等相關信息。他多次強調了現代工廠物流是智能制造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機器人、AGV自動導引車等實際案例非常清晰地體現出智能制造工廠物流的5項即時優勢,為整個生產供應鏈提升敏捷性、可預測性和靈活性,形成更為精益的流程,提供久經驗證的生產力。
陸希認為,當下“中國制造2025”已拉開序幕,正在成為制造業轉型的新思路,繼“兩化融合”之后,國家又開始在工業領域推行“智能化工廠”,同時各種利好政策的支持空前加大,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改造能夠享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補貼,除此之外,全球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科技創新孕育新的突破,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內各項新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這將對玻璃纖維行業向數字化、信息化、連續化和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轉型發揮強勁的驅動作用。可以說“智能制造”應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數字化、智能化的玻璃纖維工廠將是玻纖行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是現代玻纖行業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應用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