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則“因環保原因,7月1號鄆城玻璃瓶(廠)百分之八十以上停產??!這幾天抓緊備貨!”的傳聞在朋友圈傳播。眾所周知,鄆城是國內酒瓶的主要供應地之一,如果傳聞為真,勢必將對酒類生產成本和包材供應產生極大影響。
這條傳聞,是真的嗎?對此,鄆城當地人士最有發言權。
鄆城80%玻璃廠要關停?假的!
“80%玻璃瓶廠停產”的傳聞似乎并非空穴來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大背景下,鄆城的玻璃瓶廠們正處于國家、省、市、縣環保監管之中。

一位鄆城玻璃從業人士向云酒頭條表透露,自2016年春節以來,省、市、縣環保部門密集核查排污情況,一些不達標的企業已被責令關門整改,并處以金額不等的罰款。6月26日,當地環保部門再度對包材企業進行專項檢查。
據了解,目前鄆城有20多家玻璃瓶廠,數百家烤花廠、蓋廠、噴涂廠。隨著監管風暴的到來,企業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
對于“80%酒瓶廠要關停”的傳聞,該人士予以了否認:“目前鄆城大部分玻璃企業生產情況正常,企業層面也正按照環保要求進行整改。例如,一些原本燒鍋爐的企業添置了脫硫設備,大氣排放已經符合環保要求,可以正常生產。目前沒有聽說關停的消息,而且近期又增加了三個玻璃廠。”
顯然“80%酒瓶廠要關停”的傳聞,并不靠譜。
酒瓶成本又要漲?短期或不漲,中長期漲價是趨勢!
面對環保高壓帶來的頻繁整改以及生產設備升級,有分析人士認為將直接導致酒瓶成本上漲。
對此,前述消息人士表示,鄆城玻璃瓶上一輪提價是2016年末因物料成本快速增長而進行調價,調價幅度在每個0.1元/只左右。目前玻璃瓶價格基本穩定,短期未發現普遍上漲的苗頭。“短期來看,大面積關停玻璃廠的可能性并不大,畢竟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企業也在整改以適應環保要求,因此短期的供應也不會發生波動。”

雖然玻璃瓶的價格短期不會發生上漲,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企業環保投入增加:傳統的中小玻璃廠采用的是鍋爐燒制的方式,雖然安裝了脫硫設備,但最終還要過渡到燃氣設備,這將直接增加企業的投入,最終將傳遞到玻璃瓶產品上,在中長期出現提價的情況。
2月,環保部等四部委和6省市聯合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涵蓋北京、山東、河南等省的24個城市,要求“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小散亂污’企業,依法依規開展專項取締行動,采取拆除生產設施、斷水斷電等措施,確保‘小散亂污’企業整改到位”。
作為主導未來一段時間有關地區的環保“一號方案”,不僅僅玻璃瓶企業,還有木盒、瓶蓋等一系列酒類包材企業,都將面臨環保高壓態勢。無論是玻璃瓶企業,還是其他酒類包材企業,都要走環保的發展道路,缺失的環保成本最終都要補回來,因此要做好環保的前置性規劃預算,合理的安排企業的生產與銷售計劃,同時積極推動產品的創新升級,提高附加值,而非聚焦于低端產品,否則最終都要被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