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氣溫明顯回升,污染擴散條件不利等因素影響,昨天北京及京津冀中南部區域空氣污染水平明顯回升,截止到昨日下午15點,北京大部分區域處于輕度污染水平,部分點位達到中度污染。保定、天津、長治等城市達到中度污染。預計6日夜間及7日白天,污染水平可能進一步升高。到8日前后,受冷空氣影響,污染自北向南逐步緩解。
對于此次重污染過程,環保部表示,經濟活動增加導致的工業污染排放增多是污染物累積的重要原因。一些企業仍存在違法超標排污現象,散亂污行業污染突出。為此,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藍天保衛戰也全面升級。環保部表示,將啟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這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一次行動,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將在為期一年的時間里,對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京津冀傳輸通道上的28個城市進行高壓檢查。
從清明節開始,灰霾天氣就開始“占領”京津冀中部多個城市。作為大氣十條目標考核年,春天就遭遇多天重污染過程,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開頭。而環保部機動督查組在京津冀及周邊7個城市現場督察情況發現,政府環保壓力傳導不暢,環境監管存在盲區,污染企業主動治理差,這些老問題仍然沒有根治,大氣污染治理措施落實不力,讓治理效果打了折扣。就在兩天前,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突擊檢查燕山石化橡膠生產車間,即便是這樣一家位于大氣治理最為嚴格的城市——北京市內的大企業,仍然存在管理粗放等諸多問題。

環保部透露,即將開展的強化督查將主要關注7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對于這28個城市,環保部將對其空氣質量進行逐月考核,并與地方政府政績掛鉤。根據環保部首次發布的2+26個城市三月份及第一季度空氣質量榜單。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03μg/m3,同比上升12.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20.7%,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
空氣質量最差的五個城市分別是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安陽。不難看出,河北仍然承擔著較為艱巨的治理任務。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說:今年散煤污染和散亂污企業治理是重中之重。要求到今年10月底前,全省全部完成整治任務,基本消除散亂污企業的污染。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防治,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對標管理和深度治理。今年冬天的取暖季,散煤壓減量,村鎮氣代煤、電代煤完成戶數等主要指標都要量化,2017年冬季取暖期PM2.5濃度力爭比2016年同期要下降15%以上。
環保部承諾,對強化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會將責任落實到人,逐個解決銷號;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絕不姑息,依法予以懲罰,同時會責成相關方面進一步調查處理、追究責任,并定期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