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內浮法玻璃市場止漲趨穩,局部重心稍降,玻璃市場走勢平穩為主,僅部分企業小幅上漲,國內下游需求整體一般,市場上漲勢頭受挫,華北走貨速度略有放緩。
沙河地區深加工企業開始陸續停產,目前,沙河地區深加工企業停工的范圍還在擴大,沙河市召開環保常態化督查工作會議,強調高度重視督查工作。但是沙河地區玻璃企業銷售到周邊市場的玻璃數量略有增加,對魯豫皖等地區的銷售力度明顯增強,利用當前周邊市場需求減少的優勢,加大了公路運輸到魯豫皖和京津冀等地區的速度,整體產銷率沒有明顯的減少,大部分生產企業基本能夠保持當期產銷平衡,至少短期內生產企業的庫存壓力不大。同時,當前沙河地區貿易商自身的庫存普遍偏高,社會庫存壓力比較大。春節假期之后社會庫存增加幅度比較大,有助于減緩生產企業的資金壓力。
對于后期市場,大部分生產企業和貿易商都相對樂觀。另一方面,證券商也從幾方面對玻璃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同樣認為玻璃行業上半年的走勢是可觀的,具體原因如下:

供應端將會收緊
截至本月中旬,全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358條,年產能達到12.80億重箱,其中在產生產線235條,在產產能9.27億重箱,產能利用率為72.39%,同比去年上漲3.60%。剔除停產、搬遷以及近幾年無法恢復的僵尸企業后(大約80條生產線),調整后的產能利用率為89.70%,同比增加4.03%。對于今年玻璃生產線的增減變化,據統計,具備冷修條件的生產線有47條(已有4條生產線冷修),具備冷修復產能力的生產線有15條,新建生產線意向點火的7條(已有1條生產線上馬)。
中長期來看玻璃供應端將會收緊,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目前產能利用率處在歷史高位,今年回落的可能性較大。其二,供給側改革以及環保等因素對新建以及在建產能的影響。其三,按照投產時間計算,今年生產線很有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冷修的情況。

純堿價格漲幅明顯
經過持續幾年的去產能化,國內純堿行業每年減少產能300萬噸(占年總產量的10%),加上上下游產業鏈帶動,純堿全行業正走出低迷開始復蘇,從去年4季度開始純堿價格更是出現了暴漲態勢。
目前國內重質純堿報價2200-2400元。純堿價格的這輪上漲累計帶動玻璃生產成本增加超過120元。

煤炭價格維持高位
2016年起,政府出臺了若干促進煤炭行業去產能的政策,試圖緩解煤炭供大于求的狀況。這也使得煤炭價格出現了跳躍性上漲。
預計今年去產能政策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首先,長期去產能目標不動搖:即未來3-5年淘汰5億噸產能,減量置換5億噸,減量置換將充分推進:小型高危礦井的關停或繼續加快,優質高效新建產能將在減量置換的前提下釋放產能;同時,國家還將逐步推行建立企業煤炭庫存責任制度,規定最低和最高庫存,此舉有助于避免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比如,電廠電煤庫存最低要達到15天,最高不超過30天。下一步將在煤炭和電力企業中推行這項制度;而276個工作日這一政策將會彈性運用。
由于2016年煤炭實際去產能已經超額完成任務,大約去掉煤炭產能3億噸左右。目前各省市已經將各自2017年去產能的預計量上報給國家發改委,國家發改委對總量已經確定了大致數字,但最終還有待國務院確定。但隨著煤礦生產工作日的放松以及去年年末先進產能的釋放,我們預計2017年煤炭去產能總量會小于2016年。盡管去產能的政策將會出現調整,但無論是從市場因素還是行政的約束的角度來看,煤炭市場價格都將理性回歸,總的來看仍會維持在一個相對高位。
(內容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