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力量的發達,智能產品的市場容量變大,各類智能產品企業進行了新一輪激烈的競爭,為爭取到最新的智能產品市場也是下足了成本。而當觸摸屏智能手機即將完全淘汰老式按鍵手機時,智能手機制造商看到了更多的市場提升空間,隨即更多配備軟性面板的熒屏智能手機問世,智能新型玻璃數量也隨之劇增。軟性顯示器供貨量預計在2017年持續增長,只怕出現供不應求的賣家市場現象。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最新報告指出,隨著智慧型手機制造商推出更多配備軟性螢幕的機型,軟性顯示器的出貨量在2017年將出現大幅度增加,而該技術在未來幾年也將持續成長,爆發力極強。

IHS Markit預測,軟性顯示器出貨量在明年可達到1.39億臺,約占據整體顯示器出貨量的4%;與2016年相較,2017年軟性顯示器出貨量成長率達到135%。該機構并預期,軟性顯示器出貨量在未來幾年將持續成長,并在2023年達到5.6億臺。
而雖然智慧型手機應用占據2016年軟性顯示器出貨的76%,IHS Markit表示,軟性顯示器的實際成長動力將來自更廣泛的電子裝置,包括平板裝置、車用顯示器與電視機等等。

IHS Markit分析師Jerry Kang表示:“消費性電子裝置制造商終究會將顯示器裝置的設計,由平面的方形外觀改為最新的曲面、可折疊或卷軸式,只要他們針對更新穎、更具創新性產品的藍圖變得更成熟。”
此外預期2017年將有更多配備軟性顯示器的智慧型手機問世,包括下一代iPhone就預期將采用軟性AMOLED顯示器。
“隨著明年有更多新機型加入市場吸引消費者,智慧型手機制造商將發現他們自己陷入更激烈的競爭,得與對手爭相推出配備雙曲面螢幕或是可折疊式AMOLED顯示器的新產品;”不過Kang表示,屆時軟性顯示器的供應吃緊將會是個問題。
Kang指出,智能手機制造商已經對上游供應商施壓,要求其供應商為他們的新型智慧型手機提供更多的軟性AMOLED顯示器,但供應吃緊的難題預期要到Samsung Display與LG Display的新廠開始生產才能舒緩,為更多配備軟性顯示器的智慧型手機上市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