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段時間以來玻璃期貨持續強勢,甚至扭轉了一直以來的遠月合約貼水局面。12月12日,玻璃5月合約更是創2016年以來的新高,至1356元/噸。筆者認為,玻璃期貨短期內仍能維持強勢,但實屬強弩之末,元旦之后大概率要進行調整。
年底行情為何如此強勢?
2016年年底的玻璃市場有其特殊性:需求旺季持續時間遠超往年、成本上漲迅猛歷史罕見。
2016年玻璃需求旺盛實際上是2014年以來存量未竣工地產項目的集中釋放的體現。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直到2016年才開始爆發。2016年之前,房地產新開工項目總是遠大于竣工項目,本質上是由于房地產市場低迷,地產公司沒有能力迅速將開工項目轉化為竣工項目。
2014年年底,房地產新開工面積與竣工面積差額近8億平方米。2015年年底,二者差額縮小到5億平方米。而2016年10月,二者差額為7億平方米。需要注意,這僅僅是截至10月的數據。一般來說,新開工集中轉化為竣工多在年底,年底的竣工增速遠大于新開工增速。基本可以確定,2016年年底,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的差額會繼續縮窄。這個新開工轉化為竣工的過程就是玻璃需求不斷增加的過程。所以說,2016年玻璃需求旺季持續的時間特別長。
當前,玻璃廠家生產經營良好,庫存低且出廠價持續上漲。12月底沙河仍然處于玻璃需求旺季,是近5年未有過的。
近期助推玻璃價格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成本提升。純堿價格在最近3個月上漲近36%,動力煤價格全年上漲超過80%。如此一來,玻璃燒煤的生產線成本從年初的850元/噸漲至1100元/噸,雖然11月以來玻璃價格運行重心逐漸抬升,利潤卻不及9月。
從上述情況來看,近一段時間以來玻璃價格的上漲是有強烈的現貨市場格局支撐的。
市場轉勢的信號是什么?
近期玻璃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旺季未結束疊加成本增加。接下來,就要判斷需求旺季什么時候結束?成本增加的情況是否會持續?
玻璃廠庫存開始積累、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玻璃廠開始降價是需求端轉折的重要信號。另外,一些需求不太強勢的市場需求走弱、價格下跌,并開始輸出產品,進而沖擊其他相對強勢的市場,也是需求轉弱的信號。預計元旦后這種需求轉弱的信號會越來越強。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玻璃終端需求高峰在元旦前后。
成本端也開始弱化。一方面,動力煤消費旺季結束,煤價前期已經有所下跌。另一方面,短期純堿供應緊張更多是遭遇運輸瓶頸,而目前,西北純堿廠家庫存攀升,只是苦于沒有運力,后市在運力問題解決后,純堿價格會在短期內下跌。
后期如何操作?
從交易的角度講,應該承認,當前的玻璃價格上漲有理,在多頭邏輯逼近極限的時候再考慮去做空。也就是說,沒有更多利好因素的時候再考慮做空。而這個時間點,預計在元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