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信部和江蘇省政府聯合主辦的世界智能制造展覽會6日上午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展。作為中國第一家玻璃基板的生產企業,彩虹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潛心對技術攻堅克難,成功實現產業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大會期間,彩虹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鋼智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就智能制造方面的各種創新與廣大網友進行分享,他認為: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業發展必然趨勢,而企業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是智能制造的根本。

彩虹股份副總經理孫鋼智
彩虹股份的創新動力來自于始終堅持市場導向和問題導向。孫鋼智介說,2015年以前中國顯示器行業一直處于“缺芯少屏”,近兩年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中國電子等企業G8.5面板蓬勃發展,中國顯示器行業“缺芯少屏”的局面大有改變,目前的局面是“缺芯少板”——缺少玻璃基板。平板顯示產業鏈中,95%玻璃基板依賴進口,G8.5以上的玻璃基板全部依靠進口。早在2007年,彩虹股份就以市場為導向,看準這個缺口,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依靠三十年電子玻璃生產經驗,集集團力量,獨立自主進行技術創新,成功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5、G6基板玻璃生產線,成為中國第一家玻璃基板的生產企業,打破國外企業的高度壟斷,相繼實現G5/G6玻璃基板的批量銷售,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了30%和50%,逐步緩解“缺芯少板”這一現狀,大大降低了國內面板企業對基板玻璃的采購價格,每年為國家節約采購費用100億元,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過這幾年的產業發展,彩虹集團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創造了六個國內“第一”:首創了無砷無堿低膨脹率料方;首創了電氣混合全氧窯爐工藝;首創了溢流下拉工藝;首創了鉑金通道玻璃澄清及均化技術;開發制造了首套成型及鉑金通道核心裝備;建成國內首條液晶基板玻璃智能化裝備生產線。形成了核心智造裝備、關鍵工藝及控制系統的集成,形成彩虹自主的知識產權體系和專利群體。建成我國首家平板顯示玻璃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內首批、行業唯一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技術引領,人才是根本。彩虹股份在技術人才引進機制上同樣有著不一樣的嘗試。孫鋼智說,玻璃基板產業技術門檻高、制造難度最大,在業界被視為投資禁區,國際上僅有四家、國內僅有兩家企業從事該行業,其他企業都因技術難度大、投資大、運營成本高不敢進入該產業。
對這樣一個依靠高技術創新而生存的企業,要實現公司不斷持續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人的問題,特別是專業、高端領軍技術人才。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彩虹集團在人才多復合機制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一是從國內外專業院校招聘高效復合型人才;二是長中短結合方式引進國外高端專業技術人才;三是建立產、學、研模式,全面推進科技進步;四是采用課題基金方式集中解決產業技術難題,加大獎勵力度。
“盡管我們在企業智能制造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一些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依舊存在。來參加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一方面是展示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向國際智能制造企業多交流、學習。”孫鋼智坦誠,盡管彩虹股份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他們也看到了自身還有“短板”需要補齊,比如:裝備制造的國產化水平和國際同行還有差距,智能化技術還需進一步深入;國內上下游基礎材料、核心裝備研發跟不上,技術不成熟等等。
下一步,彩虹股份將依托國家平板顯示玻璃技術工程實驗室,加強對外聯合研發,廣泛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和專業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與交流,全面推進科技進步。設立投資基金,協同建立一系列研究平臺,推進生產大尺寸液晶基板玻璃用關鍵材料及設備國產化“雙創”平臺建設等方式實現G8.5以上代數、LTPS、OLED、蓋板等產品技術突破并盡快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