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國內玻璃現貨市場以結構調整為主。上周,玻璃日熔量進一步減少,至15.97萬噸。隆眾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當周,玻璃日熔量下降2.27%,同比下滑40個百分點。玻璃供給端的收縮仍在繼續。
據申萬期貨能源化工高級分析師陸甲明介紹,10月以來,玻璃日熔量在16.25萬噸維持了一段時間。考慮到10月處于消費旺季,供需尚可平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供給端是否存在進一步調整的需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周日熔量的進一步下降一定程度上是對未來供需結果的預演。同時,期貨盤面主力2501合約10月一度沖高至1425元/噸,隨后轉而回落。
“隨著預期性交易的降溫,11月期貨市場的關注點切換為實際供需狀況。”陸甲明認為,背后原因在于目前現貨價格低于期貨盤面,上周現貨在供給收縮以及庫存下降背景下試探性提價,但期貨盤面表現不及現貨。
在陸甲明看來,玻璃市場的核心在于需求復蘇下的合理估值。據他介紹,隨著供給端的收縮以及政策面的提振,短期浮法玻璃行業供需格局有所修復,上周玻璃企業庫存下降至4588萬重箱。
對此,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魏朝明表示,近1個月來浮法玻璃企業庫存顯著下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最重要的一點是盤面上漲,期現商表現活躍,其與下游貿易商、加工廠補庫行為共振,對現貨銷售起到提振作用。
據他介紹,10月以來玻璃市場產銷兩旺,下游貿易商、期現商補庫帶動原片企業庫存去化,全國各地現貨價格普漲,玻璃出廠價較9月下旬低點累計上漲300元/噸。
“事實上,這些在河北和華中地區的玻璃現貨價格上已有表現。”陸甲明稱,然而,今年秋冬季節玻璃實際需求如何,目前尚未可知。畢竟,今年12月玻璃消費能否好于10月、現貨價格能否高于10月,依然存在較大變數,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進入11月,玻璃期貨盤面需要把握驅動邏輯的改變,市場將聚焦于短期基本面改善兌現程度,最直觀的就是觀察下游終端需求情況。
“從玻璃深加工企業訂單天數來看,國慶節前深加工訂單增加,一部分原因是‘金九銀十’需求自然增長;另一部分原因是原片價格上漲促使深加工訂單集中釋放。”魏朝明認為,從深加工訂單天數絕對值及變化趨勢來看,玻璃需求進一步增加的空間有限,且11月底前后深加工訂單季節性回落,預示著玻璃需求下行風險增大。
基于此,陸甲明認為,后市需要關注現貨價格變化、基差變化以及期貨近遠月合約價差變化,這些會對把握玻璃的合理估值提供有益幫助。
“玻璃市場基于預期和現實的博弈,短期延續寬幅波動行情。”魏朝明補充稱,春節前后終端需求相對偏弱,玻璃期貨2501合約承壓下行的概率較大。“長期來看,玻璃價格走勢跟隨宏觀環境,有望趨勢性向好。”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