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十大光伏玻璃生產廠商召開緊急會議,并達成一致協議,決定自即日起實施封爐減產計劃,減產幅度高達30%。該消息稱,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減產行動由行業龍頭信義光能與福萊特共同倡議發起。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9月5日)開盤,多家光伏相關企業股價上漲。其中固德威漲超9%,賽伍技術漲超5%,安彩高科、金光伏、東方日升、錦浪科技、捷佳偉創、福萊特、隆基綠能等跟漲。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9月5日)開盤,多家光伏相關企業股價上漲。其中固德威漲超9%,賽伍技術漲超5%,安彩高科、金光伏、東方日升、錦浪科技、捷佳偉創、福萊特、隆基綠能等跟漲。
企業:短期內影響有限
“預計玻璃環節的供需平衡難在短期內實現。”對于此次減產消息,多位人士表達上述觀點。
“預計玻璃環節的供需平衡難在短期內實現。”對于此次減產消息,多位人士表達上述觀點。
新能源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亞瑪頓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會議確有10家企業參加,亞馬頓也參加了會議。不過,這個目前只是討論階段,分期實施,不是說一下子要達到一個目標。目前公司生產正常。
”福萊特董事長阮洪良在9月4日的業績會上提到,“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波動降低產量,公司并未參與聯合減產。另外,光伏玻璃價格受成本波動、下游市場環境以及供需等因素的影響。”其提到,光伏玻璃的減產受窯齡和供需環境等因素影響,目前下游客戶的意愿環比七八月份維持穩定。
據了解,光伏玻璃位于產業鏈中游,具有高強度、高透光率、高耐候性的特點,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輔材,光伏組件封裝的主要耗材。
據浙商證券研報顯示,光伏玻璃在組件成本中排在第二位,在輔材中成本占比最高,超過10%,并且由于雙玻組件滲透率的提升,光伏玻璃在組件中的成本占比進一步提高。
對于具體對下游的影響,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向新能源日報記者表示,“光伏玻璃產能壓減30%仍然滿足組件生產需求,不至于對光伏組件生產成本控制構成負面影響。另外,光伏產業的困境是為搶占訂單低于成本競相壓價,成本高低已失去參照。”
天合光能證券部人士向新能源日報記者表示,“價格影響受多種因素影響,光伏玻璃只是我們輔材中的一部分。我們之前的訂單還在執行中,減產可能更多地是影響現單。”
同時,有業內人士提到,當前組件廠商議價強勢,或影響價格。上述天合光能人士亦表示,該公司光伏玻璃采購的客戶較多,不止一家。“作為龍頭企業價格肯定比市場上公布的價格低。因為我們本身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確實具備這方面(議價)的能力。”
”福萊特董事長阮洪良在9月4日的業績會上提到,“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波動降低產量,公司并未參與聯合減產。另外,光伏玻璃價格受成本波動、下游市場環境以及供需等因素的影響。”其提到,光伏玻璃的減產受窯齡和供需環境等因素影響,目前下游客戶的意愿環比七八月份維持穩定。
據了解,光伏玻璃位于產業鏈中游,具有高強度、高透光率、高耐候性的特點,是光伏產業鏈中的重要輔材,光伏組件封裝的主要耗材。
據浙商證券研報顯示,光伏玻璃在組件成本中排在第二位,在輔材中成本占比最高,超過10%,并且由于雙玻組件滲透率的提升,光伏玻璃在組件中的成本占比進一步提高。
對于具體對下游的影響,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向新能源日報記者表示,“光伏玻璃產能壓減30%仍然滿足組件生產需求,不至于對光伏組件生產成本控制構成負面影響。另外,光伏產業的困境是為搶占訂單低于成本競相壓價,成本高低已失去參照。”
天合光能證券部人士向新能源日報記者表示,“價格影響受多種因素影響,光伏玻璃只是我們輔材中的一部分。我們之前的訂單還在執行中,減產可能更多地是影響現單。”
同時,有業內人士提到,當前組件廠商議價強勢,或影響價格。上述天合光能人士亦表示,該公司光伏玻璃采購的客戶較多,不止一家。“作為龍頭企業價格肯定比市場上公布的價格低。因為我們本身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確實具備這方面(議價)的能力。”
光伏玻璃供需錯配明顯
有業內人士向新能源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減產受到關注反映了光伏玻璃供需錯配明顯,產能調整迫在眉睫。
有業內人士向新能源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減產受到關注反映了光伏玻璃供需錯配明顯,產能調整迫在眉睫。
中信建投朱玥團隊表示,光伏玻璃由于具有重資產、建設周期長、連續生產、庫存占地面積大等特性,產能通常呈“階梯式”釋放,在組件排產快速上漲時,相比其他輔材環節更容易出現階段性供需錯配。
從披露的中報顯示,光伏玻璃頭部上市公司雖仍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但第二季度受組件排產減少,導致光伏玻璃跌價,多家上市公司出現業績環比下滑。
以福萊特、旗濱集團為例,上述兩家公司半年度營收、凈利潤雙增。但僅從第二季度來看,兩家公司營收、凈利潤環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福萊特Q2歸母凈利潤為7.39億元,同比增加28.83%,環比減少2.78%;旗濱集團Q2歸母凈利潤為3.69億元,同比、環比分別減少30.91%、16.42%。
SMM根據玻璃成本測算提到,當前玻璃行業已為全行業虧損完全成本階段,且不斷向全行業虧損現金成本線趨近。
價格來看,據SMM數據顯示,光伏玻璃價格在4-5月略有反彈之后,價格由升轉降。今年9月,國內光伏玻璃價格再度下跌,2.0mm單層鍍膜玻璃價格低價已下降至12.5元/平方米。
從披露的中報顯示,光伏玻璃頭部上市公司雖仍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但第二季度受組件排產減少,導致光伏玻璃跌價,多家上市公司出現業績環比下滑。
以福萊特、旗濱集團為例,上述兩家公司半年度營收、凈利潤雙增。但僅從第二季度來看,兩家公司營收、凈利潤環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福萊特Q2歸母凈利潤為7.39億元,同比增加28.83%,環比減少2.78%;旗濱集團Q2歸母凈利潤為3.69億元,同比、環比分別減少30.91%、16.42%。
SMM根據玻璃成本測算提到,當前玻璃行業已為全行業虧損完全成本階段,且不斷向全行業虧損現金成本線趨近。
價格來看,據SMM數據顯示,光伏玻璃價格在4-5月略有反彈之后,價格由升轉降。今年9月,國內光伏玻璃價格再度下跌,2.0mm單層鍍膜玻璃價格低價已下降至12.5元/平方米。

庫存方面,根據卓創數據,光伏玻璃庫存超過35天,21年7月份以來最高庫存水平。“在高庫存壓力的影響下,預期企業讓利意愿只增不減,成交價格有望小幅降低。”業內人士表示。
行業調整在即拐點尚未顯現
“光伏玻璃龍頭的調整,對光伏企業是一個良好示范。”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認為。
“光伏玻璃龍頭的調整,對光伏企業是一個良好示范。”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認為。
近期來看,光伏行業迎來多方調整,不少企業選擇降低年度預期出貨或縮減產能。
同時,今年9月2日,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官微消息,近期該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價格機制座談會”。來自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等發電企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陽光電源、晶科能源、阿特斯、正泰新能、通威股份等光伏制造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上述會議參會方呼吁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機制的優化,如:采用兩步制開標、采用合理均價作為靶心價、將產品與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可靠性、知識產權、可持續運營能力、履約能力、社會責任、ESG、自主可控、綠色供應鏈等納入評分體系等。
價格方面,繼隆基和TCL中環兩大硅片龍頭同日傳來漲價消息后,9月4日,硅業分會公布太陽能級多晶硅最新成交價格,本周多晶硅產量創階段性新低,價格全線上漲。
不過,對于行業何時迎來拐點,龍頭企業并未給出明確答案。
在近期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認為,各環節目前都面臨持續經營壓力,價格預計會上漲,但繼續調整的時點仍然不清晰。TCL中環在近期互動平臺中表示,2024年下半年,全球光伏產業仍處周期底部,競爭博弈加劇。
“目前最難說的是價格。雖然波動很大,但至少目前可以判斷價格處于區間底部,這是比較確定的。”有龍頭企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目前開工情況,上述人士進一步提到,“組件方面龍頭企業的開工率或仍較高,因其成本控制會更好。目前減產或者停產的主要是二三線企業,成本無法計算在內的企業。”
對此,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則認為,“未來應該是所有企業同比例下調負荷,特別是龍頭企業要起到調節作用,競相壓價損失大的是高負荷的龍頭企業。”
同時,今年9月2日,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官微消息,近期該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價格機制座談會”。來自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等發電企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陽光電源、晶科能源、阿特斯、正泰新能、通威股份等光伏制造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上述會議參會方呼吁光伏電站建設招投標機制的優化,如:采用兩步制開標、采用合理均價作為靶心價、將產品與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可靠性、知識產權、可持續運營能力、履約能力、社會責任、ESG、自主可控、綠色供應鏈等納入評分體系等。
價格方面,繼隆基和TCL中環兩大硅片龍頭同日傳來漲價消息后,9月4日,硅業分會公布太陽能級多晶硅最新成交價格,本周多晶硅產量創階段性新低,價格全線上漲。
不過,對于行業何時迎來拐點,龍頭企業并未給出明確答案。
在近期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認為,各環節目前都面臨持續經營壓力,價格預計會上漲,但繼續調整的時點仍然不清晰。TCL中環在近期互動平臺中表示,2024年下半年,全球光伏產業仍處周期底部,競爭博弈加劇。
“目前最難說的是價格。雖然波動很大,但至少目前可以判斷價格處于區間底部,這是比較確定的。”有龍頭企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目前開工情況,上述人士進一步提到,“組件方面龍頭企業的開工率或仍較高,因其成本控制會更好。目前減產或者停產的主要是二三線企業,成本無法計算在內的企業。”
對此,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則認為,“未來應該是所有企業同比例下調負荷,特別是龍頭企業要起到調節作用,競相壓價損失大的是高負荷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