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玻璃盤面與現貨走勢有所分化。玻璃現貨價格持續陰跌,沙河地區不含稅主流價從10月初的1876元/噸持續下跌至1736元/噸,跌幅達8%。但玻璃盤面在一個月中先跌后漲,整體重心微幅上漲。玻璃盤面與現貨的走勢不同主要是由基差修復需求、宏觀預期回暖及相關品種聯動導致的。
盤面修復基差
今年7—9月,房地產刺激政策密集發布提振市場情緒,也使得今年玻璃“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備受期待。但從實際情況來看,9月、10月玻璃產銷并未有亮眼表現,反而是傳統旺季過后的11月淡季,玻璃產銷并未出現明顯回落,表明終端需求韌性仍在。從玻璃下游深加工訂單也可以看出,截至2023年11月中旬,深加工企業訂單天數為21.7天,較10月底增加0.2天,環比增長0.93%,去年同期訂單天數為17.9天,同比增長21%。深加工訂單淡季堅挺,提振市場情緒。
前期基于供給增加以及玻璃新開工持續下滑的傳導預期,市場對未來玻璃價格并不看好,2401合約始終大幅貼水現貨。10月上旬,玻璃主力合約基差最高達383元/噸。雖然近期現貨價格持續走弱,但盤面在貼水較大的情況下跌幅有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玻璃有修復基差的需求。截至11月17日,2401合約基差已收縮至140元/噸。
聯動影響明顯
除了基差修復的需要以外,宏觀預期轉暖以及相關品種聯動也是導致玻璃期現價格走勢分化的因素之一。中央財政將在四季度增發1萬億元國債,利多市場情緒,尤其是黑色板塊多數品種反彈明顯。而玻璃的主要原材料純堿近期盤面價格出現上升。黑色板塊以及純堿盤面走勢偏強,一定程度上利多玻璃市場情緒,支撐玻璃期價。
由于今年玻璃利潤表現尚可,點火復產產線明顯增多。據統計,玻璃目前日熔量已經恢復至17.24萬噸的較高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未來利潤尚可下,玻璃產線出現大規模放水冷修的概率不大,供給擴張態勢不變。需求端,雖然“金九銀十”結束后,受終端趕工剛需支撐,玻璃需求沒有出現明顯的走弱跡象,但現貨價格持續陰跌,下游拿貨積極性也不高,且玻璃廠產銷始終保持平衡也是因為玻璃企業“以價換量”策略。當下偏北地區已經進入冬季產銷低迷階段,未來玻璃需求能否承接供應增量,市場對此信心不足。
當下玻璃期價面臨現貨價格持續走弱和盤面情緒偏強的博弈。短期盤面在宏觀預期轉暖的提振下偏強振蕩,且盤面貼水對期價仍有支撐。但若后市實際需求出現明顯回落,現貨價格持續下行,那么盤面則可能重新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