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協向省政協報送了一份《關于懇請支持黔東南州玻璃產業發展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一報告源自5天前的一場座談會。
8月2日,在“省長與政協委員座談會”上,徐勇委員作了《依托石英砂資源優勢打造西南地區高端玻璃制造基地》的發言,他認為,黔東南已探明石英砂巖總儲量4億噸,遠景資源量約10億噸,占全省總儲量的67%,打造西南地區高端玻璃制造基地具有較大優勢。針對目前存在的短板弱項,徐勇提出四條發展建議。
聽了這一發言后,貴州省省長李炳軍表示,黔東南發展高端玻璃產業有資源優勢,“你們希望省里怎么支持,抓緊提出具體事項。”
會后,貴州省政協主席趙永清向黔東南州有關方面提出進一步要求。
5天后,這份由州委、州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安排部署,對黔東南州打造西南地區高端玻璃制造基地的有關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形成的報告,被報送到省政協。《報告》提出,建議把黔東南州以玻璃為主的硅精深加工列入全省新型工業化“六大產業基地”重點建設項目,搶抓粵黔協作機遇,引入廣東龍頭企業,打造玻璃產業集群。
黔東南瞄準高端玻璃制造的底氣和信心,來自于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亦來自于抓住政策機遇、借勢時代發展的智慧,得力于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的實干苦干。
去年7月12日,黔東南州印發《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2022-2023年重點突破“十大工程”實施方案》,其中第一項就是推進高端制造產業聚集。時隔一年,今年7月12日,在貴陽舉行的粵黔東西部協作聯席會議上,廣東省和貴州省簽署了《關于深化兩省合作、支持黔東南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備忘錄》。
乘著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戰略機遇的東風,黔東南州在《報告》中提出,希望將凱里玻璃產業園建設發展納入到這一備忘錄具體支持事項,積極推動黔產玻璃融入灣區市場。
貴州省政協早已關注黔東南州玻璃產業發展,今年5月,省政協到黔東南州視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情況,專程到凱里市委、市政府引進的省重點項目之一——凱里玻璃產業園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視察調研。
貴州省政協委員、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華告訴記者,對于黔東南州打造西南地區高端玻璃制造基地,他非常看好。
王華早年間做過玻璃貿易,2011年,他通過對周邊玻璃生產企業和區域市場環境進行調查,意識到在貴州建設玻璃制造企業的巨大機遇。此后幾年在貴州省畢節市深耕,建成從原材料加工、玻璃制造、深加工一體的產業園。
為了推動企業產品多元化發展,進入高端玻璃制造領域,基于黔東南州的資源優勢、地理位置以及政策優勢,王華決定在凱里市投資建設大型玻璃制造企業和產業園區,于2021年建成投產一窯兩線浮法玻璃生產線,彌補了貴州省生產超薄電子玻璃、超厚特種玻璃的空白。
行動源自信心。王華說,下一步,他還準備進軍新能源新材料,打造一條國內先進水平的光伏玻璃生產線,推動地方玻璃制造產業發展。
天時地利人和,從資源優勢到發展勝勢,黔東南州的高端玻璃制造夢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