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開始,在房地產市場以及國內經濟預期改善的推動下,玻璃價格經歷持續回升,期貨主力合約漲幅最高接近30%,但春節之后玻璃期價持續回落,跌幅超過10%。這反映了節后市場預期正在進行調整,而推動預期改變的有供給端的變化,也有需求不及預期的原因。
交易轉向弱現實
春節之前,市場對宏觀經濟以及房地產的樂觀預期持續發酵,相關品種出現普漲現象。盡管臨近春節玻璃產銷已經大幅走弱,但在市場強預期導致的樂觀情緒推動下,玻璃期貨并未停止上漲的步伐。
春節過后,市場的交易邏輯慢慢從預期向現實過渡。首先是高庫存,春節過后,根據統計,玻璃庫存重新回到了7612.2萬重箱,漲幅相較往年并不算特別大,但在日熔量環比減少1.28噸/天的情況下,意味著中下游拿貨情況較往年更差,高庫存難以消化對玻璃形成較大的壓力。其次,房屋銷售高頻數據沒有看到明顯改善,房地產復蘇沒有如市場預期的樂觀。截至2023年1月31日(農歷正月初十),百年建筑調研全國12220個工程項目,工程項目開復工率為10.51個百分點,較2022年2月10日(農歷正月初十)下降16.77%;勞務到位率14.69%,同比下降10.97個百分點。另外,隨著今年需求預期向好,玻璃產線放水冷修計劃明顯減少,而點火復產計劃明顯增加,2月份,有3條產線計劃點火復產,暫無冷修計劃,玻璃供給有增加預期。雖然年后第一天玻璃廠就陸續發布漲價函,但盤面并沒有出現跟隨漲價情緒反彈,而是隨著產銷回落的現實繼續走弱。
房地產強預期仍在
目前玻璃交易邏輯漸漸回到弱現實,但并不代表房地產的強預期被證偽。年前宏觀和房地產政策的密集發布,“保交樓”措施的穩步推進,居民信心和消費意愿回升,都意味著今年地產復蘇預期較往年更加確定。從2022年12月房地產相關數據來看,各環節較上月均有所回升,其中投資竣工單月同比值降幅明顯收窄,且有上揚跡象。房地產底部基本確立,在政策的不斷優化和推動下,行業回暖是必然的。因此盡管玻璃目前的高庫存、弱需求使得價格走弱,但市場對玻璃的需求仍抱有期待。目前,玻璃的預期差已經基本在盤面得到體現,期貨貼水現貨超過110元/噸,繼續下行空間不大,元宵節后又迎來一波返工潮,玻璃下游深加工企業也陸續復工,需求大概率將逐步啟動。
綜合來看,春節之前市場對玻璃需求有些過度樂觀,高庫存、弱需求的現實驅動盤面連續下行,年后玻璃盤面的大幅下跌將節前透支的漲幅回吐,房地產需求的復蘇還需要時間的驗證,短期玻璃仍受弱現實的壓制。但宏觀經濟以及房地產預期向好,市場對玻璃需求仍有期待,深加工企業陸續復工,玻璃需求有好轉預期,玻璃盤面大幅下跌后可能面臨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