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玻璃生產企業普遍上調原片出廠價。期貨日報記者近日了解到,從2022年12月中上旬開始,伴隨著成交好轉和庫存下滑,玻璃現貨價格筑底反彈:沙河小板價格先啟動上漲,從底部1359元/噸上漲至1485元/噸左右,上漲126元/噸左右;大板價格上漲啟動略慢,但近兩日漲幅較大,從底部的1464元/噸上漲至1584元/噸左右,上漲120元/噸左右。
一德期貨玻璃研究員張麗認為,玻璃現貨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基本面的邊際改善,2022年7月和11月玻璃企業冷修較多,而玻璃剛需仍在,玻璃自2022年7月底庫存攀升到高位397萬噸后,整體呈現振蕩走低格局。在供需尋找平衡后,高庫存壓制了價格的上漲,而需求預期的轉變和絕對價格的低位,帶來了玻璃價格的反彈。
“2022年下半年以來,玻璃原片企業利潤開始連續虧損,造成總供應量的減少,加上2022年年底部分地區下游集中趕工以及補庫需求,短期提升了現貨企業的銷售信心,以漲促銷。”建信期貨黑色建材研究員吳奕軒對記者表示。
方正中期期貨高級研究員魏朝明認為,宏觀經濟及產業預期改善是近期玻璃期現貨企穩回升的主要驅動力。供給方面,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既定,2022年11月發布的《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給了行業詳細的路線圖?!斗桨浮诽岢觯?ldquo;十四五”時期,建材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水泥、玻璃、陶瓷等重點產品單位能耗、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水平降低超過3%。玻璃生產成本抬升、供給減量是趨勢性的。需求方面,竣工端發力是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的關鍵抓手,??⒐?、保穩定是重要的施政目標,發展經濟的緊迫性增強,竣工端對玻璃的需求有望合理釋放。
“受多重因素影響,2022年下半年以來,玻璃需求旺季庫存去化期待接連落空,生產企業庫存持續高位運行,行業持續承壓。”魏朝明說。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重點省份玻璃企業庫存5434萬重箱,同比增幅77.5%。“在高庫存、低需求的壓力下,近兩個季度玻璃原片生產企業陷入歷史罕見的全行業虧損。”魏朝明認為,近期隨著經濟活力增強,玻璃市場逐步擺脫低迷情緒,價格低位企穩與物流恢復疊加,華北、華中等地需求短期偏強。“總體來看,玻璃生產企業庫存顯著高于以往年份的狀況仍在延續,春節前下游貿易商及深加工企業補庫力度有限。”
統計數據顯示,浮法玻璃企業從2022年6月88%的開工率降低至現在的78%。需求方面,2022年以來地產銷售情況不太理想,需求一直不溫不火,造成了當前玻璃廠的庫存高位。當前玻璃庫存大約在6500萬重箱,遠高于去年的4000萬重箱。
記者發現,目前玻璃期貨遠月合約價格明顯升水近月合約價格。魏朝明對此表示,遠月合約定價隱含的預期,隨著下游需求釋放帶動產業鏈庫存去化,玻璃生產企業有望擺脫虧損“泥潭”。近月合約價格表現受當前高庫存及春節前后需求淡季產業鏈庫存水平進一步攀升的影響。“近弱遠強的價差結構合理反映了弱現實、強預期的基本面狀況。”
展望后市,魏朝明表示,預期先行推動的行情要持續接受高庫存和季節性淡季的考驗,當前2305合約及2309合約價格水平已接近或觸及部分企業生產成本,價格進一步上行空間有限,春節前后難免有階段性的整理,以待下游真實需求發力和行業庫存去化。從開工到竣工的先后邏輯關系推斷,2023年房地產竣工端有大量實實在在的需求待釋放。前期房地產企業高周轉模式下,國內期房銷售面積占比一度超過80%,已售商品房的保質如期交付是提振購房者信心的關鍵,隨著相關政策落地見效,房地產竣工需求的釋放將成為2023年玻璃行業的看點。
“玻璃的上漲來源于需求預期的轉變,需求預期暫時無法證偽,且2023年對GDP定位5.5%增速的情況下,保交房的力度將加大,需求的改善仍可期,但同時也會帶來供應的回升。”張麗表示,整體玻璃的高庫存或者供應仍偏寬松的格局未改,2305合約價格下,企業生產利潤已不虧,因此多空博弈也較大,在當前1650元/噸以上的價格下,投資者需保持謹慎態度。
在吳奕軒看來,后市需要看庫存的消化情況,在庫存未出現明顯去化的情況下,加之春節假期的臨近,玻璃期價漲幅或將受到一定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