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信義玻璃今年的日子并不好過,八年來首次出現年度純利下降的現象。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信義玻璃近日發布盈警。公告顯示,預計截止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綜合純利的金額同比減少55.0%至65.0%,至52.0億港元與40.4億港元的范圍,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值為115.6億港元。
除了業績,信義玻璃的股價也承壓明顯。智通財經APP觀測到,自2021年9月創下歷史高位后,信義玻璃便一直處于震蕩下行之勢中。雖然11月份以來,公司股價已從年內低位回升,但較相較于32.54港元的歷史高位,信義玻璃的股價仍被腰斬。

那么隨著疫情逐步放開,經濟有序恢復后,2023年信義玻璃的股價、業績能否企穩,回歸上升通道呢?
需求下滑成本高企,業績顯疲態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信義玻璃創建于1988年,于2005年登陸港交所,以汽車玻璃業務起家,至今已逐步發展成為集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建筑玻璃等多個玻璃相關產業,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玻璃大王”。
而在此之中,浮法玻璃是公司最主要的的收入來源。從2022年中報為例,公司浮法玻璃的收入占比為68%,而汽車玻璃、建筑玻璃的收入占比則分別為21%、11%。據民生證券報告顯示,信義玻璃的浮法玻璃產能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13%,位居第一。
在浮法玻璃優異表現的帶動下,信義玻璃的業績表現一直以來都頗為亮眼。自2014年起,公司營收、凈利節節攀升。其中營收由2014年的108.61億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304.95億港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5.89%;歸母凈利更是從2014年的13.65億港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115.65億港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5.70%。
不過進入2022年以來,信義玻璃的業績卻疲態盡顯。
其實今年以來,整個浮法玻璃行業都處于下跌的趨勢中,雖然年初至2月在市場預期向好的背景下,帶來了短暫的上漲行情。但在春節后,當下游深加工企業發現訂單情況并沒有好轉,市場預期落空后,玻璃盤面迅速回落。而后受制于需求低迷,雖然刺激政策頻出,但房企資金緊缺的問題依然無法緩解,“爛尾斷供潮”更加加重房企負擔,且玻璃上游供應處于高位,庫存高企,玻璃行業跌入漫漫熊途,3月至11月初盤面一直處于漫長的震蕩下跌的趨勢中。而11月以后,隨著國家防疫政策轉向,國家經濟刺激政策不斷放大招,地產“三支箭”等利好密集發布,經濟復蘇的預期被再次拉滿,玻璃價格終于實現觸底反彈。不過總體來說,2022年玻璃價格處于持續下行的態勢中。
具體從信義玻璃來看,公司2022 年盈利預警顯示,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55%至65%至40.4~52億港元,這是2014年以來信義玻璃首次出現年度純利的下滑。
對此,公司解釋稱,盈利的下滑主要來自兩點。一方面是由于國內建筑市場的浮法玻璃產品需求減少,公司浮法玻璃產品平均售價年內接連下降。據統計局數據,今年下半年YTD浮法含稅均價環比下滑18%至1705 元/噸,由于竣工需求未如期落地、整體旺季不旺。
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原材料及能源成本在年內不斷上升。據智通財經APP了解,玻璃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和燃料,原材料主要包括純堿、石英砂,燃料主要分為天然氣、煤焦油、石油焦、重油、煤制氣等。原材料與燃料成本合計占比約為80%,輔助燃料的成本占比較小。
據悉,目前的純堿送到價2700-2800元/噸,相比2020年疫情期間增長了1200元/噸,生產一噸玻璃僅僅純堿部分的成本就增加了240元。天然氣相比當時上漲1元/立方米,生產一噸玻璃所需210立方米天然氣,即燃料端的成本增加210元/噸,因此各玻璃廠在今年下半年以來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政策托底,2023年行業有望觸底反彈
不過隨著2023年竣工逐步恢復,浮法玻璃行業有望走出“至暗時刻”。
中金指出,在充足項目儲備和保交樓政策驅動下,竣工端有望逐步修復。據中金地產組預測,明年竣工有望同比增長5%。不過在曙光到來之前,行業仍將陸續冷修產線,這是由于部分企業已經歷半年以上虧損。此外,當前貿易商庫存維持低位,我們判斷明年一旦下游看到好轉跡象,即有可能開始補庫,供需錯配下浮法價格可能迎來上漲行情。
廣發期貨則指出,明年行業需求端有政策托底,預計今年因資金、疫情等因素滯緩的存量待竣工及“保交樓”將釋放一定需求,或會在明年二季度后陸續兌現。不過,由于地產前端數據的大幅滑落,其對玻璃長線并不會看得過于樂觀。預計存量需求兌現后,玻璃還將面對需求端腰斬所帶來的產能過剩問題。2023年全年玻璃需求兌現主要體現在下半年,預計全年需求同比增長2-4%之間。
而從供給端來看,伴隨著需求復蘇及產能進一步減少,2023年玻璃庫存變動的大方向還是以去庫為主。當前玻璃日熔水平和2019年同期接近,廣發期貨預計明年廠家點火積極性會偏低。在地產下行周期之下,冷修進度將取決于到時玻璃的利潤情況和市場預期。伴隨著產能減少,需求邊際改善,預計明年玻璃庫存將逐漸去化,春節前后將達到年內峰值,節后伴隨著復產復工庫存將逐漸走低。2023年玻璃整體的基本面將得到一定改善。
此外,2023年純堿市場的供給格局將迎來重大改變,遠興能源一期天然堿項目500萬噸將于2023年6月前后陸續投產入市,預計至2023年年底,純堿產能將凈增長12%-16%,這也有望緩解浮法玻璃的成本壓力。
綜合來看,在需求端、成本端共同承壓的2022年,浮法玻璃相關企業利潤下滑,“信義玻璃”們的日子并不好過。不過,11月以來,隨著國家經濟政策利好不斷,地產開工率穩步上升,浮法玻璃市場已在開始觸底回升。與此同時,隨著純堿產能的進一步提升,相關企業的成本有望回落。未來,作為行業龍頭的信義玻璃,若能積極主動調整產能、產量、產品結構,把握行業復蘇機遇,或許也就與公司業績重拾增長的日子相距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