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十月下旬,在近期適宜戶外施工的季節,玻璃終端需求回升不及預期。從月中開始,玻璃原片生產企業產銷率不升反降,上周接近產銷平衡,后期玻璃需求大概率由北向南跟隨氣溫走弱,產業鏈旺季預期因此消退。
據卓創資訊,截至10月20日,重點監測省份生產企業庫存總量為6137萬重量箱,較前一周庫存微幅增加8萬重量箱,增幅0.13%,庫存天數約30.96天,較上周增加0.29天。重點監測省份周度產量1284.50萬重量箱,消費量1276.50萬重量箱,產銷率99.38%。國內浮法玻璃生產企業庫存微幅增加,需求表現一般,中下游按需適量采購,原片消化速率一般。此外,部分區域受特殊因素影響出貨不暢,影響降庫速率。

“金九銀十”即將過去,在高庫存的重壓下,玻璃原片現貨價格反彈乏力。在深度虧損的狀況下,玻璃原片企業面臨降價去庫存或盡快啟動冷修的痛苦抉擇。
筆者7月下旬在華中調研時,某玻璃貿易深加工企業的負責人提及了風險暴露環境下,玻璃深加工付款比例大幅提高問題。去年年末回款不暢后,整個行業的風險意識大幅提升。

目前在避險為主要考量因素下,建筑商不再對樓盤建設的建筑材料、工人工資進行墊付,這意味著所有的資金要預先支付給產業鏈各環節,推進一個項目所需的資金量大幅躍升。同時,我們可以相信,保障竣工交付是暢通經濟循環、提振購房者對新建商品房信心的必由之路,也是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的必由之路,一定會得到合理妥善解決。部分竣工端對玻璃的需求延續到下一年度緩慢釋放,對于平衡玻璃2023年度供需未嘗不是個好消息。
現階段市場信心低迷,玻璃企業報價再度向下,期現貨價格共振趨弱或成為四季度的邏輯主線。
同時,在行業深度虧損的狀況下,玻璃價格下調空間有限,我們大概率可以在年末看到以集中冷修為表現形式的玻璃行業自發去產能。
新建商品房對玻璃需求下滑的沖擊難以避免,對于更長周期的玻璃需求,筆者認為,玻璃行業終究會迎來否極泰來的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