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漂亮的場館給全世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從2008年的“鳥巢”“水立方”到2022年的速滑館“冰絲帶”,金晶集團生產的玻璃一直在為重大賽事“添磚加瓦”。
“金晶集團是中國玻璃產業快速成長的見證者,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全國人大代表,金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剛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力強盛深有體會。
今年全國兩會,王剛準備的建議大多與玻璃產業的下游太陽能光伏產業相關。他表示,光伏產業的發展,對國家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如此,更要重視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避免玻璃產業“一哄而上”
從光照充足的中國寧夏到海風陣陣的馬來西亞,2021年,金晶集團的兩個光伏項目相繼投產,標志著其在“綠色能源”賽道上邁出重要一步,正式開啟太陽能光伏玻璃的開拓之旅。
國家“十四五”新能源的布局中,光伏發電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據介紹,在需求擴張和政策支持的雙輪驅動下,國內光伏產業發展迅勐,國內光伏產品已出口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逐步提升。
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中的玻璃面板、背板需求量巨大,大大拓展了玻璃的應用場景。王剛介紹,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玻璃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玻璃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品質化、功能化。
“我國能耗的30%是被建筑耗掉的,而建筑能耗的50%又是被門窗耗掉的。”王剛表示,使用高效節能玻璃可減少建筑能耗70%,算下來可節省全社會能耗的10%。在發達國家特別是北歐地區,節能中空玻璃門窗占新安裝門窗的90%以上,而我國這一數字僅為10%。
王剛表示,隨著玻璃鍍膜工藝和技術的進步,鍍膜玻璃在建筑上的節能效果更加突出。北京、上海等地已經相繼出臺新建建筑強制使用節能玻璃的法規,后續其他城市也會陸續推廣,節能玻璃將“大行其道”。
“雖然新需求給玻璃產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但玻璃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市場機制引導和政府宏觀指導共同發力,才能避免節能玻璃和光伏玻璃‘一哄而上’。”王剛說。
呵護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可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是未來‘雙碳’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光伏新能源將是生力軍。另一方面是節能材料,未來節能建筑也將有長遠發展。”王剛表示,在這兩個領域中,金晶集團都會參與,為光伏等產業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談及玻璃產業在市場新需求下如何持續發力,王剛建議,政府要發揮大數據作用,指導光伏玻璃、建筑節能玻璃產能的合理布局、有序發展。他認為,在產業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及時完善晶硅產業發展政策,引導晶硅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只有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玻璃才能成為“雙碳”目標的“持續貢獻者”。對此,王剛建議,對達到國家能效標準的光伏玻璃和節能玻璃企業,國家可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專項支持企業的研發創新、節能降耗,激發企業內在活力,從而進一步帶動玻璃產業對能源、環保等產業的技術支撐和應用示范。
他表示,只有擁抱趨勢,用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才能持續增長,行業才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