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23日以來,玻璃期貨主力合約2201上升至最高3079元/噸后持續下跌,僅三個多月就下跌1400元/噸。經過近兩周的調整之后,總體上出現了振蕩徘徊趨勢。隨著傳統淡季的到來,未來玻璃期貨仍將振蕩下行。
庫存或仍維持增加趨勢
據統計,截至11月11日,全國樣本企業的總庫存為4705.72萬個重箱,環比增長4.38%,同比增長78.90%(同口徑下,樣本企業庫存環比增長4.09%,同比增長63.01%),庫存天數22.20天。其中,華北市場的庫存量為1417.12萬重箱,華東市場較上月減少0.08%至1205萬重箱;華中市場減少0.87%至589.2萬重箱;華南市場增加6.71%至324.2萬重箱;西南市場較上月增長4.23%至636.2萬重箱;東北市場較上月增長17.21%,達286萬重箱;西北市場增長11.71%至248萬重箱;庫存水平高于往年同時期。由于價格持續下跌,市場下游大部分深加工企業近期仍有較強的觀望心態。目前原片價格承壓,中下游提貨慎重。考慮到廠家停產難度較大,后期廠家庫存可能仍保持上升趨勢。
需求持續疲軟
上周,國內浮法玻璃市場疲軟,跌幅擴大,交易重心進一步下移。需求繼續低迷,北方一些地區的降雪進一步削弱了運營商的信心,使得市場能夠靈活調整并隨行就市,浮法廠出貨意愿強烈,短期之內,市場可能再次下跌。
供應無大的變化
在供應方面,國內玻璃處于高位維穩狀態。截至11月17日,我國浮法玻璃生產線296條,在產265條,日熔化量約175425噸,與前期持平,產能無大的變化。
展望后市,在寒冬和傳統的淡季即將來臨時,玻璃在短期內仍將保持弱勢運行。建議投資者觀望為主。然而,應該注意的是,隨著價格的急劇下降,企業利潤繼續下降。盤面價格接近生產成本或損失時,要防止防止連續下降之后自然回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