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堿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制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全國玻璃原片生產企業利潤受到較大沖擊,冷修、停產生產線數量較多。下半年,受到上游成本端純堿價格的持續下跌和玻璃下游需求的超預期旺盛,原片生產企業停產數量較少。截止2020年12月,全國2020年共計冷修停產生產線23條,涉及產能日熔量為15950噸,其中上半年停產15條,下半年8條停產;2020年全國復產生產線20條,涉及日熔量13500噸,其中上半年復產5條,下半年復產15條;全國全年新建生產線10條,涉及日熔量6330噸,上半年新建投產2條,下半年新建投產8條。截止目前,2020年全國產能日熔量凈增長3880噸。
近年來,受中國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豐富的原材料、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一些國際日用玻璃產業巨頭在中國設立了生產基地,帶動了國內同行業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和規模擴張。同時,國際諸多商業企業,如希爾頓、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宜家等星級酒店和賣場紛紛將對中國的日用玻璃器皿采購納入其全球供應鏈體系;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亨氏等諸多國外食品飲料企業在國內設廠也拉動了對國內玻璃包裝的采購。上述都為國內有實力的日用玻璃制品生產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玻璃行業競爭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一節 國內玻璃行業市場規模
一、2018-2020年國內玻璃市場規模
圖表:2018-2020年國內玻璃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二、國內玻璃市場規模變動的影響因素
玻璃行業一般3—4年為一個波動周期,往往是在好的形勢下,一些企業盲目投資擴張,隨后陷入低谷,產能過剩帶來行業風險。自2010年上半年以來,純堿、煤碳、重油、天然氣、電等原料燃料價格上漲以及人員工資等財務成本增加,導致玻璃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由于玻璃生產企業生產制造的多為同質性產品,一些企業為了減少庫存,不惜降價壓價銷售。整個玻璃行業供需矛盾突出,價格持續低迷。無序發展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導致全行業利潤率下滑,市場規模增長緩慢。
第二節 國內玻璃行業供給情況分析
一、國內玻璃行業供給規模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全國玻璃原片生產企業利潤受到較大沖擊,冷修、停產生產線數量較多。下半年,受到上游成本端純堿價格的持續下跌和玻璃下游需求的超預期旺盛,原片生產企業停產數量較少。截止2020年12月,全國2020年共計冷修停產生產線23條,涉及產能日熔量為15950噸,其中上半年停產15條,下半年8條停產;2020年全國復產生產線20條,涉及日熔量13500噸,其中上半年復產5條,下半年復產15條;全國全年新建生產線10條,涉及日熔量6330噸,上半年新建投產2條,下半年新建投產8條。截止目前,2020年全國產能日熔量凈增長3880噸。
二、國內玻璃行業供給結構
行業產能將會保持相對穩定,進行動態調整,難有顯著增量空間。國內平板玻璃行業產能仍處于相對過剩狀態,近幾年國家從政策上對玻璃行業實施供給側改革,隨著“產能置換”政策的深入推進,產能指標成為行業準入的最大門檻,新增產能得到有效控制,行業產能基本穩定在當前規模;甚至隨著產能置換、環保等政策執行的深入推進,現存產能也有再度減少的可能性。
第三節 國內玻璃行業需求情況分析
一、國內玻璃行業需求規模
2021 年浮法玻璃需求預計增長明顯,國內消費量預計在 10.31 億重量箱。2020年疫情造成房地產市場竣工交房推遲,2021 年的地產竣工有望得到進一步修復,相應的玻璃等內裝需求也將增加,同時疊加光伏等新能源對玻璃的需求,2021 年浮法玻璃產能產量預計上升,產能預計 12.22 億重量箱,產量預計 10.5 億重量箱;全年平均價位預計也將較 2020 年小幅上漲。
二、國內玻璃行業需求結構
建筑玻璃需求最大,占玻璃需求達到75%。汽車與太陽能的需求占比分別為15%與5%左右。其中鋼鐵,水泥,玻璃需求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究其原因是與房企地產需求有關,反映出中國經濟結構中房地產仍是支柱產業。
三、國內玻璃行業需求趨勢
隨著市場需求變化,行業集中度提升,預計 2021 年深加工市場將向產品轉型、質量提升方向邁進,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節能環保型產品將更受歡迎。
四、2021-2025年國內玻璃行業需求潛力預測
為達成 2030 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及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國家正在加速推進綠色低碳能源發展計劃,未來全國的能源結構將會發生轉變,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將會持續提升。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十四五期間,光伏將成為電力新增裝機量的主體,國內光伏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光伏裝機量的增加會增加對光伏玻璃的需求,從而帶動光伏玻璃產業的快速發展。
長期來看,節能玻璃作為建筑節能的關鍵所在,在歐美發達國家的普及率已經超過 80%,但在我國目前使用率尚不足15%,而我國建筑總量持續增長,每年有 160 億平方米的新建房屋面積為能源利用率僅為 33%的高耗能建筑,為實現 2030年前碳達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刻不容緩,這也為建筑節能玻璃制造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