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冀、魯、蘇、浙、皖、粵等國內玻璃重點13省份樣本企業浮法玻璃庫存量為1434萬重量箱,環比減少806萬重量箱,環比降幅35.98%,同比去年減少75.30%。庫存的大幅削減,是平板玻璃原片價格能夠持續上漲的直接原因。
洛陽玻璃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丹認為,本輪玻璃價格上漲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房地產交房時間后移;二是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貨幣貶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玻璃行業同屬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在情理之中。“此外,在上漲的前期,我們也沒有及時對價格進行管控。”

近期平板玻璃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哪些?黃山會議現場,主持人在大屏幕上列出了供需失衡、資本介入、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成本上漲、濫用定價權等幾大原因,并讓與會商協會負責人舉手選擇。
有代表認為,供需失衡是玻璃原片漲價的原因之一。上游玻璃原片的產能供給相對穩定,屬于剛性供給。而隨著春季到來,玻璃深加工企業的下游市場需求復蘇,疊加去年后延的房地產市場需求,供不應求,助推原片價格上漲。
對于是否有資本介入、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濫用定價權等因素摻雜,最終才導致玻璃原片價格異常,與會代表普遍表示認可,并表示過度投機炒作行為的出現,不僅對價格上漲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擾亂了正常產銷循環。
尤其是囤積原片的行為,有協會代表反思,不僅涉及玻璃原片生產商、貿易商,還涉及深加工企業。部分深加工企業存在盲目虛增庫存的現象,有的庫存甚至超過了2019年5月同期。“深加工企業也在囤貨,市場缺貨是否真正缺到了這種程度?乒乓球彈起來,會有落地的時候。原片不可能一直上漲,歷史的拐點或將很快出現。”
至于成本上漲,代表們表示,這是一個影響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有商會代表甚至現場算了一筆賬,石英砂目前每噸價格為300元左右,純堿每噸價格為2800元上下,加上燃料、環保、人員、管理等成本的上漲,浮法玻璃成本在75元/重量箱左右,最高不超過90元/重量箱。而當下市面上玻璃原片每重量箱價格在140元左右,有的已超過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