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建材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日前開始征求意見。根據規劃,到2025年,山東前十家建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行業總量的30%,培育千億級企業1家,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基地)5個,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工業固體廢棄物在建材生產中的應用比重達到70%左右。

據了解,2020年山東省建材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60億元,占全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8%,占全國建材工業總量的10.3%,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其中,2020年全省平板玻璃產量7782萬重量箱,居全國第四;金晶集團、中玻控股、山東巨潤三家玻璃企業產能占全省玻璃總產能的83%。

“十四五”時期對山東省建材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其中,嚴格的生態環保政策對山東建材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山東省出臺了水泥、玻璃等行業的配套環保政策,七個城市被列入“2+26”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將面臨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和環保管控措施約束。資源和環境約束的日趨增強必將進一步倒逼山東省建材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方式的不斷轉變,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兩新一重”建設將加快推進。“十四五”時期山東省仍將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處于穩定發展階段,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預計“十四五”期間,山東省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制品總體需求將保持平穩,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防水材料等產品需求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裝配式建筑部品、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需求將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山東將推動建材工業向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發展兩大產業鏈條,做優四大產業集群,做強八大產業基地,發揮領航企業帶動作用,攻克一批關鍵技術,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兩大產業鏈條為:水泥產業鏈、玻璃產業鏈;四大產業集群為:泰安玻璃纖維產業集群、德州武城縣和濰坊安丘市玻璃鋼產業集群、壽光防水產業集群;八大產業基地為:玻璃產業基地(滕州、巨野)、陶瓷產業基地(淄博、臨沂)、石材產業基地(平邑、萊州、五蓮、鄒城)。
其中,平板玻璃行業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將做如下規劃:
優化空間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重點建設完善滕州、巨野現代玻璃產業基地,支持濟南、德州、臨沂、威海深加工玻璃聚集地和臨朐玻璃貿易集散地發展,培育淄博功能玻璃生產基地和青島出口貿易集散地,優化空間布局。大力培植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高、具備較強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省內龍頭企業,通過3-5年培育打造為“領航型”企業,發揮其帶頭引領作用,促進產業集約集聚發展。
攻克關鍵技術,補齊產業空白。集中攻關高硼硅玻璃生產工藝及裝備、高檔汽車用三銀LOW-E鍍膜等關鍵技術。推廣鋼化真空玻璃生產裝備、碲化鎘發電玻璃成套制備等技術,發展玻璃搬運機器人、平板玻璃垂直堆垛機、數控拉邊機、新型垂直攪拌器、熔窯組合式投料裝備等自動化生產關鍵裝備。加快發展光伏玻璃、基板玻璃,補齊產業空白。
發展高端產品,延長產業鏈條。嚴格執行行業準入、能耗、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從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環保等方面淘汰不達標產能。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審批制度,嚴禁普通建筑玻璃新增產能。重點發展節能安全玻璃、交通領域玻璃、家電玻璃等鍛長板產品,加快發展低輻射鍍膜玻璃、超白玻璃、高透型鍍膜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多色鍍膜玻璃制品等建筑節能安全玻璃,提高精深加工用玻璃原片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