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間,汽車玻璃龍頭福耀玻璃(03606)發布了2021年一季度財報。
從財報數據來看,2021年Q1福耀玻璃營收和凈利皆大幅增長: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為57.1億元,同比增長36.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55億元,同比增長8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113.8%。
受亮眼的一季報表現提振,福耀玻璃A+H股股價次日雙雙走強——4月16日,福耀玻璃H股高開高走,截止收盤股價上漲3.23%,報于44.7港元;福耀玻璃A股亦保持震蕩上行態勢,截止收盤股價上漲1.74%,報于45.07%。

(福耀玻璃H股價走勢)

(福耀玻璃A股價走勢)
下面不妨從福耀玻璃的財務數據出發,來看看這一家“汽玻龍頭”為何能實現不錯增長?是否真正擺脫了“缺芯危機”帶來的產能問題?
業績逐季改善,緩解“缺芯之痛”近在咫尺?
眼下,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危機”仍在持續發酵。
自去年年底以來,受芯片短缺影響,全球多家汽車制造商已相繼宣布停產計劃,近日新一輪停產計劃也逐漸浮出水面:4月14日,美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商福特宣布,因為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公司又有一批工廠計劃暫時停工;15日,通用汽車韓國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公司位于仁川的第一和第二工廠將于4月19日至23日停產。
針對于這一“缺芯危機”,行業機構們紛紛發出“汽車產量有所下降”預測:咨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全球芯片短缺可能使汽車制造商今年損失610億美元的營收;中汽協則預計,汽車芯片短缺可能會影響今年二季度的國內汽車產銷情況。
而汽車缺芯導致產量下降,這也意味著這一股缺芯之痛或將傳導到汽車行業相關產業鏈上。
比如,汽車玻璃。在此次一季報發表之前,不少投資者對汽車玻璃龍頭福耀玻璃的業績增長表示“擔憂”——在各行業缺芯大背景下,福耀玻璃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是否會因為車企產能減少而受到影響?
對于這一問題,大致可以從福耀玻璃的一季報表現窺出答案。
結合財報數據來看,雖然福耀玻璃的營收和凈利同比皆實現大幅增長,但從環比來看,其營收和凈利則皆有所下滑,這也意味著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確也受到了汽車產業“缺芯危機”的影響。
2021年一季度,福耀玻璃的營收為57億元,同比增長36.82%,環比下滑6.9%;歸母凈利潤為凈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85.94%,環比下滑約3%。而之所以錄得凈利增環比降的表現,主要包含兩大原因——同比提升是由于去年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導致2020年同期基數較低,環比下滑主要是由于一季度國內外汽車銷量環比下降導致產能利用率低于四季度,從而規模效應下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汽車產業“缺芯危機”逐步在第三季度緩解,福耀玻璃的業績也將逐季改善,邁入上行通道。
近期,多家機構認為,目前汽車行業芯片短缺的問題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得到緩解。其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預計2021年車用芯片供應會呈現前緊后松的形勢,最緊張的時期出現在二季度,三季度末或開始緩解。臺積電亦表示,預計下個季度客戶的汽車芯片短缺情況將大幅緩解。
對于此,華西證券表示,福耀玻璃2021Q1營收同比19/20年分別增長15.8%/增長36.8%,主要受益于國內外需求回暖,受缺芯的影響預計Q2業績修復速度或有所放緩,但短期壓制因素將平滑季度間表現,公司整體業績已然步入上升通道。
與此同時,從福耀玻璃的毛利率水平來看,不難發現,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比較穩定。
2021年Q1,該公司實現毛利率為40.6%,同比提升6.15pct,且連續三個季度維持40%以上——2020年Q3至2021年Q1,該公司毛利率分別為41.4%、42.8%、40.6%。結合財報來看,該公司毛利率表現穩定,主要原因在于:下游復蘇、產能利用率提升帶來的單位成本費用攤銷被攤薄,以及高附加值產品放量;德國SAM減虧;浮法玻璃由外售建筑級玻璃用改為太陽能背板用,對毛利率的拖累程度下降;美國工廠良品率和人均產出提升盈利能力繼續改善。
綜上來看,雖然福耀玻璃一季度受汽車缺芯影響,營收凈利環比略有下降,但整體業績表現還算比較堅挺,并且隨著汽車芯片供應或在三季度得到緩解,該公司也有望盡早走出“缺芯危機”帶來的增長陰霾。
新能源汽車發展紅利“在路上”,福耀玻璃或迎二次成長
隨著“缺芯危機”帶來的增長陰霾逐漸消散,福耀玻璃未來的成長空間又是怎么樣的呢?
要想回答這一問題,首先還是來看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增長趨勢。
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正處于“大勢”階段,雖然短期受缺芯危機影響導致產能下降,但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增長邏輯不變:全球電動車數據庫EV-volumes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始終保持正增長,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24萬輛,同比增長43%。國內市場上,中汽協數表示,中國汽車銷量以及細分領域乘用車銷量連續三年下滑,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呈現上升態勢,隨著當前行業景氣度的全面回升,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維持高速增長的勢態。

(數據來源:民生證券)
在這個背景下,汽車玻璃也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紅利期,市場規模有望翻番。根據Aesthetics調查顯示,過去十年來汽車玻璃的面積已經增加15%,并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2020年
開始,在電動化、智能化的行業背景下,以特斯拉為首的一批智能化電動汽車帶動全景
天幕/全玻璃車頂、HUD、玻璃天線等新功能的興起,汽車玻璃單車價值量有望迎來大幅提升。
鑒于此,作為行業龍頭的福耀玻璃也有望憑借切入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在內的優質車企供應鏈體系優勢,以及提前布局智能調光玻璃、AR-HUD等高附加值產品迎來“二次成長”機遇,具體如下:
一是,天幕玻璃增加單車面積+HUD提升前擋風價值量雙重利好下,福耀玻璃或將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據智通財經了解,福耀玻璃目前國內汽玻市占率超過60%,全球市占率約25%,疫情影響下海外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汽車智能化驅動汽玻ASP提升,該公司與京東方、北斗智能在智能車窗進行戰略合作,加強布局,HUD玻璃、調光玻璃等高附加值智能玻璃營收占比將受益于行業滲透率提升而持續提升。同時特斯拉、蔚來、小鵬、長安UNI-T等均配有天幕玻璃,有望引領行業趨勢,天幕玻璃顯著提升單車玻璃面積,進而提高單車配套價值。
二是,并購德國SAM,進軍鋁飾件,幫助福耀玻璃打開由鋁飾條業務帶來的全新成長空間。
據了解,2019年3月福耀玻璃開始并表德國SAM,整合工作穩步推進,雖然近年來SAM因為經營不善多年來僅維持微利的狀態,但SAM的鋁飾件業務在歐洲市場市占率可不低,目前為達28%。因此,隨著鋁飾件業務整合完畢,福耀玻璃有望利用SAM在原有歐洲市場客戶+自身優秀的管理機制進駐鋁飾件市場,擴大自身在車身部件占比,有效提升單車價值。同時,借助SAM的技術優勢,為該公司的國內鋁飾件市場開拓做好基礎,打開全新成長空間。
除此之外,疫情影響之下,競爭對手受到的負面沖擊更大,也促使福耀玻璃全球市占率進一步提升。由于圣戈班、旭硝子和板硝子等的汽車玻璃板塊屬于非核心業務,在疫情影響之下,投入資源更少,而福耀在2020年二三季度快速復蘇,爭搶了歐洲競爭對手的訂單。同時,汽車玻璃行業也正經歷著新的變革,福耀在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持續投入有望在未來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并提升市場份額。
綜上種種,不難看出,乘著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之風,作為汽車玻璃龍頭的福耀玻璃未來的成長空間還是十分可期的,因此“缺芯危機”帶來的短期增長困擾,不影響其整體向上的發展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