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玻璃期現貨價格大漲的背景下,12月9日,一份網傳的舉報信直指玻璃現貨市場價格壟斷,期貨市場存操作行為,引發市場關注。


該舉報信提及,在聯合發布漲價函的同時,玻璃原片廠向社會發布的廠庫庫存,可以無視經濟、天氣、淡旺季等變化持續下滑,甚至沙河地區在的交通管制期間都能做到上報的廠方庫存減少。玻璃原片生產廠商,通過定期行業會議,商討共同提價政策。通過壟斷提價,過往價格只有 1000元出頭的玻璃,現在表觀利潤就接近1000元(其中價格較低的沙河地區平板玻璃生產利潤為800元)。
此外舉報信還稱,部分原片生產商在控制現貨價格與信息的同時,不僅不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賣出套保,反而成為主力多頭,大舉買入玻璃期貨,存在違規逼倉行為。
玻璃市場現供需錯配
玻璃、純堿期現市場的反向走勢,與當前市場供需變化不無關聯。
“近期玻璃價格大漲,與供給端始終提不上來有很大關系。而上游純堿和其他化工品聯動比較大,因此價格不振??梢钥吹?,近期化工源頭原油價格走勢偏弱,化工產品整體走勢也不強。”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很多商品品種價格上漲主要還是供應層面出了問題。例如黑色和部分化工品的持續飄紅,主要是受北方地區限產影響。玻璃也是高能耗行業,因此也會受到波及。
“玻璃期貨涉及的產品是浮法玻璃。近期浮法玻璃行情比較好,下游存在趕工期,市場庫存下降比較快,因此近一周現貨價格上漲比較明顯。”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帥也稱,這兩天玻璃現貨價格屬于連續推漲的情況。近期玻璃期貨主力合約2101價格已經達到2000元左右,而現貨價格更高,每噸已經比期貨價格高出5-10元左右。
她表示,玻璃行情好還是跟需求有關。前期市場的操作模式都是隨產隨用,現在需求好,訂單多,廠家庫存下降比較明顯,高價也是受庫存低位支撐。不過,北方限產暫時對玻璃行業影響不是特別明顯,高價主要還是短期內供需錯配導致。
據行業協會數據顯示, 2020年12月4日玻璃產能利用率為70%,環比上周上漲0.24%,同比去年上漲0.65%;剔除僵尸產能后玻璃產能利用率為83.06%,環比上周上漲0.28%,同比去年上漲0.65%。在產玻璃產能96792萬重箱,環比上周增加330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3462萬重箱。2020年12月4日行業庫存2763萬重箱,環比上周增加-70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1041萬重箱。周末庫存天數10.45天,環比上周增加-0.26天,同比增加-4.42天。
成本端下移會否形成拖累
雖然下游玻璃價格高企,需求旺盛,但純堿在前期價格狂漲后,依然頂不住回調壓力。
東證期貨此前分析就表示,由于8月后純堿現貨價格大幅上漲,純堿企業生產扭虧為盈,在生產利潤大幅上行的刺激下,大多數純堿企業的生產端已經提到滿負荷或高負荷狀態運行,前期意外停車的一些企業在短暫停產后也很快復工,純堿行業已經從前期的供需偏緊逐漸轉向供給寬松態勢。出于對后市供給放量的預期,純堿下游廠家采購積極性不高。10月后純堿庫存明顯累積。在短期需求趨穩的背景下,隨著開工率的繼續提升,后續純堿供給壓力會逐漸顯現,純堿廠家庫存很難繼續持續去化。
“純堿前期價格偏高,目前只是降回到前期比較合理的位置,所以不會對玻璃的價格形成拖累。目前玻璃噸盈利在500-600元之間,毛利在20%左右。純堿成本端下降對于玻璃有一定利好。”王帥認為,雖然目前玻璃價格處于高位,但市場需求良好,國內企業庫存比較低。在需求端支撐下,后期玻璃價格或還有上行空間。
李嫚也認為,玻璃下游加工企業訂單較好,北方趕工訂單延續,南方地區外貿出口訂單保持良好事態。原料石油焦、液化天然氣方面價格上調。短期來看,玻璃仍以平穩運行為主,小幅上漲為輔。
“商品上下游有時候會出現價格趨勢不同的情況,但最終會有個傳導效應,后面純堿價格如果繼續向下,那么玻璃也存在回落預期。目前玻璃期貨也存在高位回落的風險。”采訪中程小勇提示風險認為,雖然冬季限產等因素對玻璃價格有支撐,但目前期貨市場行情確實和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有點脫節,很多品種價格已經比疫情前高得多。目前我國各項經濟指標只是恢復,部分恢復好的指標也僅是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當市場還不是理性市場,但最終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