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粉塵漫天,晚上噪聲不斷,建在贛州市南康區鏡壩鎮一居民區內的玻璃加工廠已擾民超兩年,周圍上百戶居民生活受到影響。贛州市南康生態環境局現場調查發現,該玻璃加工廠未辦理環評手續,目前已被責令搬遷。
居民:玻璃加工廠粉塵漫天噪聲擾民
在南康區鏡壩鎮聯民村馬峰棟安置點內居民區,一家玻璃加工廠已開辦兩年。附近居民王先生表示,該加工廠幾乎等于露天作業,除搭建雨棚外未設置任何防粉塵設備。不僅如此,每天對玻璃加工時會產生機械的轟鳴噪聲,就算家中門窗緊閉仍能聽見,該居民區上百戶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
王先生告訴記者,該廠經常加班加點生產,大型機械產生的噪聲往往持續到深夜十點鐘,附近居民經常從睡夢中吵醒或難以成眠,影響正常休息。“只要一刮風,加工廠內白色粉塵四處飄散,周圍居民區天空白茫茫一片。”王先生訴苦稱:“因為粉塵大,衣服沒法晾曬在室外。加上玻璃的主要原料為硅砂或砂巖,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吸入后會給人帶來不可逆轉傷害,導致肺病。因此,附近居民想出的對策是關緊窗戶,一天下來,窗臺上全是白灰。”
因為擔心家中老人睡覺質量不佳,造成高血壓復發,王先生已將父母送至親戚家修養。令他難以忍受的是,小孩晚上復習功課大受影響。“此類生產企業應該考慮到附近居民正常生活需求,噪聲和粉塵問題非常嚴重,我們懷疑該加工廠達不到生產標準,希望相關職能部門介入,責令加工廠整改。”王先生呼吁道。
生態環境局:未辦理環評手續,已責令搬遷
10月12日,贛州市南康生態環境局執法隊員同鏡壩鎮政府工作人員前往馬峰棟安置點,對反映的玻璃加工廠進行實地檢查。經查,該廠名為贛州贛金玻璃工藝有限公司,2018年8月開始,在南康區鏡壩鎮聯民村馬峰棟安置點內居民區生產,主要從事玻璃加工生產,廠內有切割機1臺、磨邊機3臺、刻花機1臺。生產流程包括玻璃的切割與打磨。
執法隊員告訴記者,現場檢查時,玻璃加工廠正在生產,因為廠房未封閉,作業時產生的部分粉塵無組織排放。此外,廠房位于居民區,靠近住宅樓,作業時產生較大噪聲影響居民生活。該廠屬于家庭作坊式企業,沒有辦理相關環評手續。
針對贛州贛金玻璃工藝有限公司未辦理環評手續和生產擾民的情況,贛州市南康生態環境局對其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廠搬遷。經營者承諾在一個月內將生產設備搬離,搬離期間不加班作業,當日19時前結束加工,搬遷后地點將改為倉庫。
贛州市南康生態環境局表示,搬遷期間將對該企業不定期開展督察,確保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同時,督促鏡壩鎮政府落實屬地監管責任,防止環境違法行為繼續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