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純堿及其下游產品玻璃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冰火兩重天走勢,純堿在玻璃自4月份起一路上漲且不斷創新高的牛市行情映襯下,走勢一度明顯偏弱。但是自7月下旬起,純堿合約開始止跌向上,主力合約換至2101后,期價開啟上漲模式。周一,純堿主力合約更是直接漲停。這是否意味著純堿的牛市行情將開啟了呢?
回溯前期純堿持續弱勢,主要是因為純堿行業整體處于產能擴張后期,結合一季度疫情影響,庫存累積至天量,價格一路下調對于去庫促進作用一般,純堿廠家一度處于虧損。
從產量數據上來看,2013-2016年,國內純堿產能從3067萬噸降至2950萬噸,處于去產能周期;2017年起至今,產能再度開始擴張,國內純堿產能從3033萬噸擴張至3382萬噸。2019年國內純堿產能為3339萬噸,同比增加8.4%,純堿產量2887.7萬噸,同比增加10%。2019年受地產端竣工面積增速向好影響,平板玻璃需求良好,平板玻璃產量增速達6.6%。但是純堿的產量增速高于需求增速,行業由供需緊平衡轉向供應過剩。這也解釋了2019年底純堿廠家庫存開始累積,現貨價格一路下跌。
今年1月10日,為了緩解純堿行業供過于求的現狀,純堿協會決定采取限制生產負荷,減少排放,保障安全生產的措施,自1月15日起行業限產30%,同時2020年各企業年度檢修時間延長,氨堿企業檢修期延到20天,聯堿企業檢修期延到35天,確保檢修質量與安全。整體來看,限產并未完全實施,但今年純堿生產企業的停產檢修動作較去年同期密集,尤其是一季度純堿企業提前集體檢修量增大。純堿行業積極展開行業自救,生產線開工率一度低于65%。7月下旬至今,開工率保持下降趨勢。今年1-7月,純堿累計產量同比下降2.9%。月末受到環保因素影響,西北、西南地區純堿企業降低開工率,減量生產,純堿供應端的壓力有所減弱。
純堿主要下游玻璃的需求端在疫情后迅速恢復,地產訂單對于玻璃的剛性需求,同樣是對純堿需求的有力支撐。5月下旬純堿庫存到達峰值后一直保持良好去庫速度,雖然較歷史同期仍處于高位,但若繼續保持當前去庫速度,預計到10月中下旬時,庫存水平將回歸歷史平均水平。
供應端壓力減弱,需求端剛性支撐,疊加良好的去庫水平,促使純堿協會不斷召開行業會議,提漲現貨價格,以改善此前純堿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目前純堿生產企業普遍處于封單或控制接單狀態,漲價心態強烈,預計9月將落實輕質堿200元/噸漲幅,重質堿400元/噸漲幅。玻璃現貨價格在“金九銀十”旺季預期下不斷區域間輪動上漲,較歷史同期已上漲約350元/噸。因此九月份純堿價格大概率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與玻璃生產線點火至復產所需時間較長不同,純堿生產線停產復產較為靈活。因此需要密切關注純堿的產量及生產線開工率變化。在現貨價格不斷上漲的預期下,預計純堿主力合約將保持上漲趨勢,可嘗試回調繼續布置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