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覺是人類獲取外界信息的關鍵途徑之一,是除了視覺之外人類獲取信息最多的感覺系統,而且人類可以敏銳捕捉的聲音信息多是人類周圍的事物變化,風聲雨聲讀書聲、浪叫狗叫夜貓子叫等等,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很好地將各種聲音和各種現象聯系在一起。因為人類演化史的關系,人類能聽到的聲音具有一定的頻率,基本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低于20赫茲的叫次聲波,高于20000的叫超聲波,都不能引起人類的聽覺。
噪音是傷害耳朵感聲器官(耳蝸)的感覺法細胞(sensoryhaircells),一旦感覺法細胞受到傷害,則永遠不會復原。感覺高頻率的感覺發細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傷害,因此一般人聽力已經受噪音傷害了,如果沒有做聽力檢驗卻往往不自覺,直到聽力喪失到無法與人溝通時,卻為時已晚。早期聽力的喪失以4000Hz最容易發生,且雙側對稱(4Kdip)。病患以無法聽到輕柔高頻率的聲音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強烈的聲音下如槍聲,爆竹聲等,聽力的喪失也是漸進性的。
經過仔細研究,科學家發現最讓人痛苦的頻率即不是人耳能聽到的最高頻率也不是最低頻率,而是那些處于2,000到4,000赫茲之間的聲音,而這個頻率正好就是,人耳最敏感的頻率。聲學家還發現,人的耳道的形狀不是亂長的,它就是放大2000~4000赫茲的聲音的近乎完美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