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秀強股份發布了2019年業績預告,稱全年預計盈利1.21億元至1.26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3億元。
對于此次業績扭虧的原因,秀強股份歸結為三點,一是優化了家電玻璃產品的銷售結構,二是非經常性損益下降,三是處置了幼兒教育資產組,產生投資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幼兒教育資產便是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拖累其業績的主要板塊,也曾是其主營業務之一。
開拓雙主營業務后 標的公司接連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秀強股份原主業是玻璃深加工,2015年起,公司通過高溢價收購全人教育100%股權、江蘇童夢65.27%股權和設立子公司南京秀強、徐州秀強,從而涉足幼兒教育實體的運營及管理服務業務,轉型玻璃深加工和學前教育雙主業運營模式。
然而,公司高溢價跨界收購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標的公司全人教育方面,根據2015年12月發布的收購公告,公司當時以2.1億元交易對價收購全人教育100%股權的溢價率達283%,全人教育2015年至2017年承諾的稅后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000萬元、1800萬元和2800萬元。而實際上,標的公司2015年至2017年實際稅后凈利潤分別為1147萬元、1904萬元和1467萬元,其2017年業績完成率僅為52.39%。到2018年,標的公司凈利潤更是虧損9396萬元。
同時,標的公司江蘇童夢方面業績表現也不佳。2016年11月,秀強股份以1.79億元收購江蘇童夢65.27%股權,根據當時的收購公告,江蘇童夢凈資產為2528萬元,采用收益法評估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2.7億元,對應溢價率高達2106%。根據業績承諾,標的公司2017年至2019年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800萬元、2400萬元、3000萬元。而數據顯示,標的公司2017年僅實現扣非凈利潤1397萬元,業績對賭第一年便“爽約”。
即便業績對賭“爽約”,秀強股份依舊再次以自籌資金3500萬元收購江蘇童夢剩余的34.73%股權,實現了對其全資控股。然而,此次收購換來的是江蘇童夢2018年度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虧損1462.09萬元,完成率為-160.92%,業績承諾再次“爽約”。
此外,自2016年設立的子公司南京秀強、徐州秀強,在2016年至2018年也累計虧損超5400萬元。
對此,2018年,秀強股份決定因對收購的教育產業公司形成商譽計提減值準備3.09億元,這也導致公司當年大幅虧損2.3億元。
賽伯樂投資集團教育產業基金合伙人程子嬰認為,受政策影響,K12賽道盡管擁有廣袤市場,但監管趨嚴趨細、頭部機構過于強悍,對成長型企業和初創企業已經不是一個很好的市場環境。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目前大量K9階段民辦學校和幼兒園資產低價尋求被并購,卻沒人接單,主要是受行業嚴監管政策影響,市場上投資機構對這些資產普遍不會選擇接盤。與此同時,由于行業頭部機構較為強悍,無形之中給成長型和初創型企業以擠壓,生存空間日益縮小。除了教育理念落后之外,幼教行業發展的阻力主要在還與我國幼師學歷普遍偏低,幼教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和從業后缺乏專業成長平臺等因素有關。
虧損幼教資產“甩鍋”實控人 徹底剝離教育板塊
2019年6月,秀強股份發布公告稱,鑒于國內教育行業新政策的出臺及公司幼兒教育產業未來經營情況的不確定性,基于重點發展智能玻璃、智能家居等科技實業的發展戰略,公司與控股股東新星投資于2019年6月12日簽署了《資產出售協議》,公司擬出售幼兒教育業務經營性資產和相關負債,包括全人教育、江蘇童夢、南京秀強、徐州秀強4家全資子公司股權。

秀強股份業績報告 來源:公司公告
經收益法評估,秀強股份的幼兒教育資產價值的評估結果為2.81億元,增值3329.27萬元,增值率13.47%。經雙方協商確定,本次交易標的作價2.81億元,由交易對方新星投資以現金方式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對方新星投資為公司控股股東,也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盧秀強、陸秀珍共同控制的企業。公告指出,2018年,秀強股份曾對幼兒教育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商譽減值金額為3.1億元,導致2018年度凈利潤虧損2.33億。此次出售幼教資產后,秀強股份認為,通過本次轉讓,公司的財務狀況得以改善,資產負債率將進一步降低,公司將有較為充足的資金儲備用于發展智能玻璃、智能制造等科技實業,2019年度,將不會再有大額商譽減值的情況。
對于未來秀強股份是否會轉變公司主營戰略,中新經緯客戶端致電秀強股份,公司負責人稱,三季報后公司主營業務已經實現了教育資產的全面剝離,目前公司實行單主營業務戰略,專注于玻璃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