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什么能耗最高?是汽車,或是電器?答案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建筑。根據2014年的統計數字,我國95%以上的既有建筑屬于高耗能建筑。
12月10日,由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主辦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暨鑫膜產品推介會”在東莞市舉行,圍繞廣東省建筑節能降耗現狀與發展趨勢展開研討,并推介建筑節能降耗的最新技術與產品。其中,由民營高科技企業廣東尚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建筑節能新型材料“鑫膜”,以其實現建筑節能、替代進口的良好效果而備受關注。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耗能的40%,其中通過玻璃門窗損失的能量在建筑能耗中達到40%,門窗玻璃已成為建筑節能的最薄弱環節之一,如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我國僅建筑能耗就將達到11億噸標準煤產量。
如何解決這道事關百姓福祉的難題?本次推介會上,以“鑫膜”為代表的新技術和新產品起到了表率作用。尚鑫副總經理嚴星漢介紹,這種新型材料是該公司研發的一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節能膜。建筑物的玻璃貼“鑫膜”后,不僅可以阻隔95%的太陽紅外熱能,降低室溫5-10℃,降低空調耗能,節電40%以上,還能夠提高玻璃抗沖擊強度,避免玻璃破碎對人身危害。

由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主辦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暨鑫膜產品推介會”現場展示的建筑節能新材料。
雖然建筑物貼膜在國內還是新生事物,但在發達國家已有成熟的市場。“出于安全考慮,美國政府要求高層辦公建筑物的玻璃必須貼膜,美國公共建筑貼膜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5%,日本達到了99%,而國內的普及率還不到1%。”尚鑫董事長江敏介紹,“究其原因,一是國內普遍沒有這個意識,汽車貼膜經過20年的發展,在國內已經成為剛需,但大家都不知道建筑物的玻璃也可以貼膜;二是玻璃貼膜主要被國外品牌壟斷,價格非常昂貴,一輛汽車貼膜就要花費1-2萬元,要在窗戶上貼膜,這個成本太高了,沒有辦法在市場進行普及。”
在此背景下,我國亟待開辟出建筑貼膜新材料的民族品牌,在高效節能的同時實現進口替代。“‘鑫膜’已通過中國建材CTC一級節能認證,能做到高效節能降耗。”江敏表示,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測算,隔熱率按80%計,電費以0.8元/kWh計,1平方米貼了“鑫膜”的玻璃可節約電費103元/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04噸/年。經對比測試,貼了“鑫膜”后的普通鋼化玻璃的隔熱效率是鍍膜玻璃、中空玻璃的2倍,對新建建筑而言,既可減少開發商的玻璃窗投入成本,又能降低用戶的電費支出。
另一方面,該節能膜技術指標與功能達到或超過國外龍膜、3M、威固等品牌的水平,而價格只是國外產品的五分之一左右,其性價比具有明顯的替代進口的競爭優勢。目前,“鑫膜”系列產品已進入廣東、湖南、江西等省的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推廣應用目錄,并在芒果TV辦公樓、恒裕前海金融中心等100多個企事業單位粘貼應用,用戶普遍反映節能效果良好。
專家指出,廣東作為經濟發展前沿,必須要在建筑節能降耗上狠下功夫,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上形成示范。住建部2017年發布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明確目標: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比重超過50%,綠色建材應用比重超過4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1億平方米,全國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中節能建筑所占比例超過60%。要實現這些目標,尚需更多新材料企業進入節能環保行業,用創新的技術產品為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