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16日-18日,由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璃分會主辦,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和齊魯工業大學承辦,信義節能玻璃(蕪湖)有限公司、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索奧斯(廣東)玻璃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明日之星玻璃機械有限公司、山東鄆城正華玻璃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嶗玻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年全國玻璃科學技術年會”在山東省濟南市盛大召開。

中國硅酸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晉占平;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璃分會名譽理事長馬眷榮;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徐洛屹;齊魯工業大學校長陳嘉川等來自學會、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業的領導、專家、學者共計300余人出席了本次年會。會議開幕式由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璃分會名譽理事長馬眷榮主持。

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璃分會名譽理事長馬眷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本屆玻璃科學技術年會以“創新提升新技術促進成果產業化共贏玻璃新時代”為主題,邀請了諸多業內頂尖專家學者,立足當前行業技術前沿以及最新發展趨勢,圍繞各類先進玻璃的制造工藝、加工技術、創新應用以及相關配套設備和產品,為大會作了精彩絕倫、含金量十足的特邀報告。特邀報告環節分別由中國硅酸鹽學會玻璃分會名譽理事長馬眷榮、武漢理工大學/河北省沙河玻璃技術研究院教授程金樹、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韓高榮、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世民主持。

中國硅酸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晉占平
開幕式上,中國硅酸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晉占平發表講話。他表示,學術交流是硅酸鹽學會的立會之本,是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和科技工作者的主要手段。玻璃分會作為學會的26個分會之一,通過開展學術技術交流等活動,在活躍學術思想、鼓勵學術爭鳴、促進玻璃行業科技進步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組織召開的全國玻璃科學技術年會經過多年培育,已發展成為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大影響的品牌會議。

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徐洛屹
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徐洛屹在致辭中表示,玻璃不僅是國家基礎建設與工業生產的原材料,更是極具創新應用與發展潛力的新材料。近些年來,我國玻璃技術的創新提升,改變與拓展了玻璃功能和性能,特別是超白、超薄玻璃的發展,光伏、基板、液晶、節能玻璃的問世與跨界,開辟了玻璃的全新應用領域,但這些離不開基礎的學術研究,離不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廣大科研人才的努力與奮斗。

齊魯工業大學校長陳嘉川
齊魯工業大學校長陳嘉川對遠道而來的參會嘉賓表示了誠摯的歡迎。他表示,山東是我國玻璃大省,此次年會的舉辦將對山東省玻璃行業的發展與技術進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齊魯工業大學作為山東唯一涉及玻璃專業的高校,這也將促進自身的學科發展與人才進步。

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立云
——《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浮法工藝技術研究與展望》
在大會特邀報告環節,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立云作了《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浮法工藝技術研究與展望》的報告。報告以我國信息顯示玻璃的發展歷程和背景為切入點,重點圍繞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浮法工藝技術路線、工藝難點以及產品特性作了詳細分析與闡述,并展望了信息顯示玻璃的未來發展趨勢。

歐洲科學院院士、ICG玻璃纖維委員會主席、丹麥奧爾堡大學教授岳遠征
——《玻璃熔體的粘度和熱容》
歐洲科學院院士、ICG玻璃纖維委員會主席、丹麥奧爾堡大學教授岳遠征作了《玻璃熔體的粘度和熱容》的報告。報告從熱力學角度,以玻璃粘度這一參數為核心,重點介紹了利用差熱分析(DSC)測量溶體粘度溫度曲線的方法,以及利用無坩堝激光懸浮熔融技術測量過冷相區粘度溫度曲線的方法,這對定量測量玻璃成型熱歷史具有突出作用和意義。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韓高榮
——《新型氧化鎢電致變色鍍膜玻璃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韓高榮教授作了《新型氧化鎢電致變色鍍膜玻璃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的報告。報告介紹了電致變色玻璃的原理與應用,重點圍繞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納米晶鑲嵌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陣列結構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的制備、結構和性能作了詳細分析與闡述。

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美國陶瓷學會會士、蘇州圖森激光董事長蔣仕彬
——《玻璃的激光冷加工》
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美國陶瓷學會會士、蘇州圖森激光董事長蔣仕彬博士作了《玻璃的激光冷加工》的報告。報告重點介紹了綠光光纖激光器在玻璃冷加工尤其是在打孔領域的應用。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世民
——《用先進科學與技術促進玻璃產業技術升級》
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世民作了《用先進科學與技術促進玻璃產業技術升級》的報告。報告針對平板玻璃內在質量可視化測控技術、玻璃液流可視化測控的技術手段、平板工藝過程優化與內在質量的測控關系作了詳盡分析。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汪洪
——《材料基因工程理念與在玻璃行業中的實踐》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汪洪教授作了《材料基因工程理念與在玻璃行業中的實踐》的報告。報告以材料基因工程這一新型材料科學研究模式為探討方向,重點介紹了數據驅動在未來材料科學領域的發展與作用,特別是通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高通量實驗和高通量計算,從而更快、更準、更高效地獲得材料成分-結構-工藝-性能之間的關系。

法國雷恩第一大學教授、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一級主任研究員章向華
——《紅外玻璃和陶瓷研究與應用的最新進展》
法國雷恩第一大學教授、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一級主任研究員章向華作了《紅外玻璃和陶瓷研究與應用的最新進展》的報告。報告重點介紹了紅外技術、紅外玻璃與陶瓷的主要應用領域、研發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長江學者、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董闖
——《玻璃態材料的統一結構模型及相關成分式》
長江學者、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董闖作了《玻璃態材料的統一結構模型及相關成分式》的報告。報告從成分角度,深入探討了成分組成對玻璃材料性能的影響。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玻璃深加工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要輝
——《新型安全節能玻璃深加工產品及技術進展》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玻璃深加工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要輝博士作了《新型安全節能玻璃深加工產品及技術進展》的報告。報告重點圍繞真空玻璃、復合防火玻璃以及玻璃深加工的技術進展與未來發展作了分析與闡述。

日本電器玻璃株式會社玻纖研發中心資深科學家、ICG理事李洪
—《新型低溫、高強/高模玻璃纖維–性質、結晶和玻璃結構研究》
日本電器玻璃株式會社玻纖研發中心資深科學家、ICG理事李洪作了《新型低溫、高強/高模玻璃纖維–性質、結晶和玻璃結構研究》的報告。報告主要針對新型玻璃纖維材料的性質、結晶及其玻璃結構作了分析與闡述。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田英良
——《浮法玻璃配方開發中的關鍵工藝問題》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田英良作了《浮法玻璃配方開發中的關鍵工藝問題》的報告。報告針對浮法玻璃的生產工藝技術難點,重點圍繞玻璃的熔化特性、熔體特性、溫黏特性等對浮法玻璃熔化和成型的影響作了深入分析與總結。

信義玻璃集團技術總監楊建軍
——《如何優化建筑節能玻璃之我見》
信義玻璃集團技術總監楊建軍作了《如何優化建筑節能玻璃之我見》的報告。報告重點介紹了利用中空玻璃結構,配合超吸熱玻璃儲能特性制備的節能玻璃單元對建筑節能降耗的作用與優勢。

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重點實驗室主任林俊良
——《精細玻璃深加工技術》
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重點實驗室主任林俊良作了《精細玻璃深加工技術》的報告。報告圍繞玻精細玻璃深加工技術,重點介紹了≤2.0mm超薄物理鋼化技術、產品的應用和現狀。

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田永剛
——《鋼化玻璃“自爆”解理與至白浮法》
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田永剛作了《鋼化玻璃“自爆”解理與至白浮法》的報告。報告深層次剖析了鋼化玻璃自爆的原因,并針對如何降低鋼化玻璃自爆提出了方法與建議。
年會還分別圍繞“新玻璃新理論新技術、玻璃熔制與浮法玻璃技術、薄膜技術與界面研究”和“玻璃深加工新技術、玻璃成分/結構/性能及其他”為主題舉辦了分會場報告,報告內容豐富,科研成果突出,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青年學者。此次年會論文集共收錄論文82篇,并評選出優秀論文。

兩個分會場報告廳座無虛席洋溢著濃厚的學術氛圍

優秀論文評選
2019年亦是“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全國玻璃科學技術年會作為“產、學、研”于一體的技術合作與經驗交流平臺,以高起點、高質量、高水準的會議理念,緊貼“十三五”時期建材工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規劃,全方位展現了目前玻璃行業在先進制造、深加工及創新應用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年會的召開,不僅為我國從事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日用玻璃、電子玻璃、光伏玻璃、工業玻璃及其相關領域研究與開發生產的企業、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搭建了深度技術交流與溝通合作的高層次對話平臺,也對我國玻璃行業建立完善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養行業青年學者與技術人才、延長產業創新鏈條具有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