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第30屆中國玻璃展現場。
第30屆中國國際玻璃工業技術展覽會(以下簡稱第30屆中國玻璃展)近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眾多國內外玻璃上下游企業展現自我風采。
作為2019年全球玻璃行業展示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第30屆中國玻璃展展示面積達到106800平方米,較上屆展會面積提高33%。本屆展會云集了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905家廠商參展。
“中國制造近年來已經讓很多國際客戶改變了看法,在玻璃機械行業,很多中國制造企業已經通過技術革新、專利布局、優秀的品質和售后服務成為了很多國際大公司的首選。展會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展示中國制造的機會。”河南某參展企業表示。
不過也有一些展商反饋,此次展會存在部分展商縮減成本、效果不太理想等情況。這折射出行業的發展現狀,也足以引起行業人士的更多思考。
數據顯示觀眾數量逐步上升
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屆展會有905家企業參展,其中,國外企業240家;共有來自66個國家的34382名專業觀眾、采購商到場參觀,其中,國內29822人,國外4560人。
因該展會在北京、上海輪流舉辦,通過對比近幾年北京展的數據可以發現,2017年第28屆中國玻璃展的展商數量達到了高峰,為995家,但專業觀眾數量卻稍遜于今年,為32858名,其中,國內觀眾28397名,國外觀眾4461名。
再往前追溯,2015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中國玻璃展,展商數量為911家,專業觀眾數量為25000多名,其中國外觀眾3000多人。
從數據上來看,北京展與上海展的觀眾數量并沒有相差太多,且北京展的觀眾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
展商數量近幾年也維持高位,這表明中國玻璃展的行業地位已經穩固。國內某大型玻璃集團副總裁楊先生告訴記者,該集團與中國國際玻璃展的合作已有20多年的歷史,并始終認為該展會是國內外玻璃行業的一個重要盛會。
有些展商在縮減成本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的一些展商開始縮減參展成本,如減少展位面積或其他費用等。
“今年連禮品都沒有了。”采訪中,某國外展商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參展的展位費、展品運輸等費用都不低,其他成本都能減則減。”
河南某展商的一位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今年展位風格與往年一致,但各種布置沒有像以前那樣精心。
一家已連續參展近20屆的國外展商告訴記者,公司每年預定的展位面積基本固定,但今年的展位是參展以來面積較小的一次。
“可能也是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該公司中國區總經理表示。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并未有此考慮。“我們始終認為該展會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后期也會積極參與。”某大型玻璃企業集團副總裁楊先生說。本屆展會上,該集團沒有縮減面積和展會成本,反而增加了全球客戶答謝的活動環節。
另一大型玻璃集團也是中國玻璃展的老朋友,從1992年開始參展,從未間斷過,至今已經參加了28屆。
“集團今年的展臺面積和檔次并沒有縮減或降低,和往年一樣的規格,甚至比往年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展覽元素。”該集團CEO王先生說。
展會仍是新品牌推廣的重要途徑
雖然王先生表示今年的參展成本并未縮減,但同時他表示,今年展會整體上有些冷清。
山東某玻璃企業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展會效果不太理想。“客戶少,明年是上海展,應該會參加,后年北京展要縮減展臺面積,或者也有可能不參展了。”該公司副總經理丁先生說。
該企業近些年還參加了很多國外的玻璃展會,如德國杜塞爾多夫展、印度玻璃展、美國玻璃展、巴西玻璃展、俄羅斯玻璃展等,最近幾年參加的國際展展位面積也有縮減。
“中國國際玻璃展能接觸到各國的客戶,去參加其他國家的展會,客戶還是以當地的為主,這一點也是公司在參加國內展會時派出人數多、展臺面積大的原因。”丁先生表示。
另一家有著多年歷史的國際知名玻璃機械品牌參展商也坦言,本屆參加展會的實際效果不太明顯,越來越不能展現出展覽的效果。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總結,第30屆中國玻璃展帶給他的感受有3點:一是客戶來訪數很少,具備一定詢價或需求的更少。展會前3天的總接待人數甚至不及效果最好時的1/4。二是只有少部分集團公司還在保持向上發展的態勢,個體公司幾乎處于停頓狀態;三是中國客戶的拜訪數明顯下降,來自日本、韓國、南美、東南亞等地的觀眾還能保持原來的到訪人數。
“對于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來說,在展覽上的投資性價比是不高的。但如果不參展的話,會給市場帶來不好的影響,會有人懷疑公司是否經營不善。”參展商林先生告訴記者,市場成熟的企業可以不參展或盡量縮小,而對于那些新企業、新品牌來說,展會仍是他們擴大市場影響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雖然有企業認為參展效果不盡如人意,但也有展商收獲頗豐。“本次展會現場合同簽訂數量再創新高。”某玻璃機械設備公司董事長趙先生說,“我們始終相信,沒有最壞的市場,只要有不斷挑戰和突破自我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