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海安人民砥礪奮進,用實干擔當書寫華麗篇章,處處都是對標一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熱場景。

江蘇鐵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區一家優質民營企業,在全國玻璃研發生產行業中,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無論是高速動車組、C919國產大飛機上的高端玻璃,還是軍工領域的特種玻璃,幾乎都有鐵錨的身影。這些高端產品研發成功的背后是260多名技術人員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的辛苦付出。
鐵錨玻璃技術二部部長姜守進1994年進入公司,當時鐵錨玻璃還是一家校辦廠。隨著公司改制,2002年,他被調到技術部。當時,鐵錨玻璃正在進軍軌道交通領域,研發軌道列車的配套產品。2006年,姜守進所在的技術部門開始研發時速200公里動車組的配套產品。隨著我國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鐵錨玻璃先后上馬了時速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高速動車組配套產品的研發,平均一年成功研發出一種新產品。
團隊協作永遠強于孤軍奮戰。如今,鐵錨玻璃成立了以姜守進為核心的技術二部,負責軌道交通配套產品的研發,他的科研團隊也增加到36人。日前,他們成功研發了時速500公里試驗車的玻璃,目前正在攻克時速600公里磁懸浮列車的配套產品。團隊協作帶動了一批新生力量的快速成長,蘇曉幸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蘇曉幸從連云港一家職業院校畢業后進入鐵錨玻璃。由于專業不對口,他從一線工人做起,刻苦鉆研,很快被調入技術部。通過10年的成長,今年33歲的他,專門負責為阿爾斯通、西門子等國外知名高速動車組生產企業研發配套產品。
從產品研發成功到批量生產上市,一線生產工人也是其中關鍵的一個環節。范展是鋼化車間的班長,也是一名技術型工人。他在一線工作了7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去年他優化了車間的生產設備參數,提高了產能,降低了能耗,為公司增加了效益,被評為年度優秀員工。“這個工作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為公司作出更大的貢獻。”范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