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黑科技來保證我們的行車安全,有一些像ESP、ABS這樣的技術我們還是能夠勉強了解的,但是還有一些從來沒聽說過的,或者是人為編造出來的技術就讓我們很困惑了,比如各位老司機口中的“減速玻璃”。
什么是減速玻璃?
老一代的司機可都是開大卡車出身的,當他們重新開回轎車的時候,突然感覺在同一個速度行駛的時候,轎車的速度感會慢一些,所以傳來傳去,他們就一直認為小轎車采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在視覺上減慢速度,所以就創造了“減速玻璃”這個詞。

減速玻璃真的存在嗎?
減速玻璃當然是不存在的,其實減速玻璃只是一種視覺誤差,而造成這種視覺誤差的原因是不夠平整的玻璃對光進行了不規則的折射。
我們坐在車內不同位置時所感受到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的車型也有不同的視野,比如說公交車、大卡車的玻璃幾乎是垂直的,同時座椅又高,駕駛員可以看到離車頭很近的路面,所以在視覺感受上就會覺得很快。而轎車有很長的車頭,玻璃也是有一定角度的,并且座椅也比較靠后,所以在視覺感受上就會比卡車慢一些。
什么樣的情況也會引起視覺誤差?
1、人們判斷運動知覺的變量不是線速度,而是角速度(視角度/秒)。一個點狀物以相同速度運動,若其運動方向恰好與眼睛視線平行,此時的視角為0°,即角速度為0,你幾乎感覺不到它在運動;而當運動方向與眼睛視線垂直時,角速度就最大,就能感覺到很快的運動速度;另外,角速度的大小還與距離相關,距離越遠,角速度顯然越小,距離越近,角速度越大。由此可見,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觀看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會有截然不同的速度感!這就是視覺誤差。開不同的車會有不同的視野,也會產生不同的速度感。月亮繞地球運動的速度不慢吧(平均公轉速度1.023千米/秒!)?可我們為什么幾乎感覺不到呢?是什么讓它“減速”了?就是因為距離太遠(視角太小),讓我們的眼睛無法分辨,從而產生了“慢”的錯覺!
2、不同的路況。同樣的一輛車,如果在一些土路上行駛,就會感覺特別快,而在平整的道路上以一樣的速度行駛,就沒有什么感覺。因為在土路上行駛車輛會晃動的很厲害,而人的眼睛除了接受前進的運動外,還要接受其他不規則的晃動,這樣會使眼睛接受信息變得更困難,從而導致車速很“快”
3、玻璃的質量。質量好的玻璃對外面景物的形變會更小,也更接近真實視覺,反之如果玻璃質量不好,眼睛長時間接受形變的物體,會使駕駛員出現視覺疲勞,增加速度感
4、距離。在不同的距離看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就會有不同的感覺,看車窗外距離近的物體會一閃而過,而看遙遠的山峰時就覺得移動非常緩慢。開車也一樣,不同的車駕駛員的視野是不一樣的。例如拿開小汽車跟開公交車駕駛員比較。
玻璃其實都是同樣的玻璃,但是車型不一樣,安裝角度不一樣,就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其實減速玻璃并不能讓外界景物的速度看起來更慢,而是更接近于真實速度。好的玻璃在厚度以及平面度上的誤差更小,并且材質也更均勻,能夠保證各處的折射率相同,所以目前我國的磁懸浮列車、高鐵、動車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旅客暈車的情況,都使用了這種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