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5月底,新沂市17家玻璃制品企業煤氣發生爐全部拆除,比省市要求提前了近三個月。這是該市按照大氣污染防控及減煤工作要求,加快推進全市玻璃制品企業清潔能源替代工作的結果。
據了解,在這17家拆除玻璃制品企業中,超群玻璃、孚日玻璃以及三和偉業3家玻璃企業已進行了“煤改氣”,并且進行了試生產;九久玻璃、佳藝玻璃、新奧德玻璃、復興玻璃4家企業正在改燃;樂成玻璃、中興科技玻璃、雙合工貿、高鑫玻璃4家企業確定關停;剩余6家企業中,除海藍奧德玻璃屬于深加工外,其余5家都在考察調研和積極改氣準備中。
為推進全市“煤改氣”工作順利進行,新沂市在上級下達任務后,自加壓力,立即行動,將煤氣發生爐拆除時間定在4月底,要求6月底之前“煤改氣”到位。同時,由市發改經濟委牽頭,按照玻璃制品企業的布局分成三個督查組,分別由發改經濟委、環保局、安監局主要領導帶隊,供電公司、消防大隊、屬地鎮、園區聯合參與,對相關企業采取了斷電措施,并及時告知企業向供電公司申請改氣保障用電。該市還對申請復電后的企業進行電量實時監測,并每天通過OA系統發送給相關部門,對發現異常的企業及時采取斷電措施,從而有效督促了相關企業按序時進度加快改氣。
督察組在充分調研了解“煤改氣”之后企業升級換代和后顧之憂問題后,絕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千方百計打消企業顧慮。重點針對改燃后生產成本高,以及企業對氣源、氣價無保障的最大顧慮,切實做好“煤改氣”保障工作。新沂市分管領導親自帶領中燃、中油兩家燃氣公司以及發改、住建、物價等部門,趕往中石油天然氣上海東方區域銷售公司、中石油天然氣蘇北銷售分公司對接協調氣源,積極爭取氣源和調配政策。此外,對于因“煤改氣”導致產品成本提升問題,督察組積極引導企業申報節能技改扶持資金,從而消除了企業顧慮,保障改燃企業的健康有序運行。
特別是新沂市發改經濟委積極參與協調中油、中燃公司向上級爭取天然氣指標,取得實質性突破。中油公司獲6000萬立方/年天燃氣供應,保障玻璃企業“煤改氣”實際需求。同時協調市物價局制定方案,對天然氣價格實施最高限價,明確氣價在3.03元/立方米基礎上,最高上浮不超過5%;并為中燃、中油兩家公司分別申請價格調節基金55萬元、50萬元,以減少供氣企業因限價的損失。
為保證改氣進度,由該市發改經濟委牽頭,環保、安監、供電同時參與,對于改氣工作靠前指導服務,確保達標復產。尤其在改氣以及安全評估方面,邀請專家現場指導幫扶,本著“改好一個,驗收一個”的原則,從減少企業經濟損失的角度出發,及時組織職能部門以及相關專家開展聯合驗收。大力支持企業對原來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技術改造,請專家為企業“一企一策”把脈,在管理模式、工藝流程、產品質量及信息化技術等諸多環節進行同步提檔升級,有效保證了全市相關“煤改氣”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