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強則國強,制造業興則國興。”近年來,安徽圍繞《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和制造強省建設目標,以中高端產品為重點,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和改造提升傳統裝備,推進裝備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裝備制造業呈現出速度較快、質量較好、結構進一步優化的良好態勢。

蚌埠興科玻璃有限公司生產的Low-E鍍膜玻璃產品
蚌埠興科玻璃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夏申江介紹說,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背電極,用鉬合金代替純鉬,屬國內首創,并實現規模化生產,產品出口德國,是中國首批出口歐盟的同類產品。
夏申江表示,在企業新產品研發、優化生產條件、提升產品質量及相關產品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中當地工商質監局及國家特種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簡稱國玻中心)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服務。

國家特種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玻中心于2014年正式成立,依托法人單位蚌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是集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技術研發、標準制修訂、技術服務四位為一體的第三方公正性國家級專業檢驗機構。
國玻中心實驗室中心主任張坤表示,企業研發的新產品沒有國家相關標準,但是企業會對他們的產品性能進行一個把控,通過我們這里的設備對他們的產品進行免費測試,看測試結果是否達到了他們的要求。為滿足超薄浮法玻璃產品檢測的需要,該中心專門購置了英國泰勒霍普生公司的表面形貌儀,提供精準的相關檢測數據,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從1.1毫米“超薄”到0.15毫米“極薄”跨越發展。今年4月19日,新產品0.12mm超薄浮法電子玻璃在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成功下線,繼0.15mm之后又一次創造了浮法技術工業化生產的世界最薄玻璃記錄。
聚焦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等主導產業,蚌埠持續提升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微電子機械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現有研發平臺創新能力。推動玻璃設計院牽頭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目前已入選省首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支持硅基新材料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院等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目前,蚌埠市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65家,國家級研發平臺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