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和國檢集團完成的“建筑玻璃服役風險檢測和可靠性評價關鍵技術與設備及應用”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至此,中國建材總院共42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該項目由中國建材總院所屬國檢集團首席科學家包亦望牽頭,以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和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玻璃幕墻安全檢測技術研究》”為核心,針對日益凸顯的建筑玻璃服役安全事故,以提升其服役安全為目標,經十余年研發,完成了從建筑玻璃的失效機理、檢測技術、設備研發、標準制訂到推廣應用的系列研究。
該項目取得了數項代表性創新成果。團隊開發了光彈法鋼化玻璃自爆源自動檢測技術及設備;發明了“動態相對法”檢測和預測建筑幕墻玻璃墜落風險;發明了“撓度比較法”檢測中空玻璃結構安全隱患,并開發了玻璃幕墻安全檢測機器人系統,實現高空自動化檢測;發明了“球壓法”測試玻璃表面局部強度和鋼化玻璃的表面應力,實現了檢測和跟蹤工程服役中玻璃構件的強度變化規律;研制了符合歐標和美標的中空玻璃安全要求的系列檢測設備,促進我國中空玻璃的質量國際化和出口。
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制定了國家和行業標準12項,成果受到同行的高度認可和評價,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建筑幕墻玻璃的檢測,促進了建筑幕墻玻璃領域的檢測技術標準化,體現了服務業和建筑公共安全的公益性,對提升我國建筑玻璃使用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項目成果成功地解決了國內外兩項重大國際性難題,不僅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提升了城市建筑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推動了我國玻璃行業整體檢測技術水平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性能評價領域的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這將有利于提升我國玻璃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對促進我國建筑體系的安全及建筑節能事業發展和我國建筑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