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步入“供給”時代。2017年,水泥股注定不平凡。起步于2016年10月的漲價之火,在“供給側改革”疊加環保督查雙效合一背景下,延續并貫穿2017年,旺季如期漲價,淡季超預期不淡,業績持續性改善,典型有華新水泥上半年歸母凈利同比8900%的巨大增幅。供給端帶來的機會,不僅體現在水泥一個板塊,有色、煤炭、鋼鐵、化工等周期品種整體進擊、熱度互導,多次聯合呈現板塊性機會。
2018年,水泥股依然不平凡。將迎來預期兌現性機會,或隱含長效機制,或發揮短期催化效果。需求端穩定預期前提下,首先,供給側去產能與環保將繼續展現長效機制,產能利用率提高與保護大氣的要求不會放松;第二,PS32.5等低標號水泥能否全國范圍全面退出值得期待;第三,協同限產的時間與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龍頭企業定價權繼續凸顯。三大主流因素將持續對價格形成正反饋。
另一方面,我們依然堅定認為不同區域水泥股有不同投資邏輯,新疆、甘肅、西藏、海南、京津冀、雄安等區域呈現基建需求機會,長三角、珠三角、華中等南方市場雖然更加成熟,但競爭格局仍未穩定,外生推動與自發力將共同帶來集中度提升,以及南方可能面臨的冬季錯峰正式要求。“一帶一路”戰略有序推進,沿線國家噸毛利大幅領先國內,優質企業先進產能外輸分享他國建設增長紅利。此外,更多水泥窯參與危廢協同處置,加快環保公用領域滲透,提升估值。我們認為水泥行業基本面堅定,持續推薦海螺水泥、上峰水泥、華新水泥、祁連山。
玻璃:玻璃供需格局向好,看好行業龍頭。供給側改革剛剛開始,近期沙河停產的12條生產線在產產能約7850噸/日,占沙河地區在產產能的27.4%,約占全國在產產能的5.2%,對沙河地區玻璃供給沖擊較大,當地庫存下降明顯,極大緩解華北乃至周邊地區玻璃現貨行業供需矛盾。環保在玻璃去產能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年環保督察的力度大增,有效降低企業冷修復產的意愿。
此外,明年玻璃行業有望進入冷修高峰期,一般情況下玻璃窯爐的使用壽命是5-8年,特殊情況下如質量極高或保養到位,使用壽命可能超過10年。
根據中國玻璃期貨網數據顯示,2010年之前新建或冷修點火且仍在開工的玻璃生產線就有28條,使用壽命都超過了8年,接近冷修的年限。因此確認冷修的生產線有20多條,再加上2010年左右是產能投放的高峰期,實際冷修數量可能更高。
我們認為明年玻璃供給有望持續收縮,下游需求保持穩定,玻璃供需格局持續改善,玻璃價格明年保持高位運行,行業龍頭產能大最為受益,重點推薦玻璃雙龍頭旗濱集團和南玻A。
品牌建材:消費升級加速成長,龍頭先發優勢持續放大。持續推薦北新建材,提價和環保限產影響深遠,絕對龍頭受益市場格局改善。
玻纖:保持高景氣度。隨著下游風電建設項目投資增加、全球制造業回暖,預計需求可觀,而供給相對平穩,玻纖價格有望上漲,重點推薦中材科技。
風險提示:供給側改革、環保力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變化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