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高達萬億元的市場規模激活了整個裝備制造業,讓深耕玻璃蓋板行業智能制造的遠洋翔瑞,在增強蓋板行業客戶競爭力上,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萬億元級別人工智能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后,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優勢十分明顯。《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戰略目標顯示,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從行業劃分來看,遠洋翔瑞屬于人工智能產業鏈中的應用層,是基礎制造業人工智能產業化最重要的一環。制造業作為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環節。遠洋翔瑞在人工智能方面布局得到了行業的重點關注。
遠洋翔瑞在視覺識別上技術領先,自適應自主學習、直覺感知、綜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體智能等初步具備跨越發展能力;其工業機器人進入實際應用,作為3C結構件深加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遠洋翔瑞的快速成長,在中國精密電子制造業上獲得了廣泛關注和認可。
遠洋翔瑞積極的為行業客戶推廣新型的全自動化蓋板玻璃CNC精雕生產線,為自己的客戶在開展2D\2.5D蓋板生產加工業務時,在降低成本,提升生產良率和效率,加快客戶服務的終端企業產品上市速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根據遠洋翔瑞市場部提供的粗略統計顯示,上半年遠洋翔瑞僅玻璃CNC精雕機的出貨量就已經接近1500臺,在手的訂單預計將超過這個水平,全年的出貨量繼續保持了大幅增長態勢。
不僅如此,遠洋翔瑞還依托多年生產玻璃CNC精雕設備的技術沉淀與經驗積累基礎上,在與上游玻璃廠商和下游客戶及終端企業深入合作后,歷時兩年開發出了行業技術領先的3D玻璃深加工成套設備,產品包含從玻璃CNC精雕開始,一直3D曲面玻璃熱彎、碳素模具高速CNC精雕、3D曲面玻璃精修等系列設備。
由于遠洋翔瑞研發的3D玻璃深加工成套設備,在技術上繼存了其玻璃CNC精雕設備的優良基因,不但自動化水平很高,對蓋板玻璃客戶推行降本增效、人工替代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還在3D曲面玻璃熱彎工序中成本最大的能耗方面,能源管理系統采用了先進的德國材料與技術,能源消耗比行業水平節省30%以上。
而其特別為3D蓋板行業研發的全自動雙頭、雙通道玻璃CNC精雕機,每個刀頭可以實現單獨補償,能夠24小時連續高精度加工,克服了雙頭玻璃CNC精雕機兩個傳動軸之間互相影響加工公差的行業難題,產品推出市場后,不但為3D曲面玻璃蓋板加工企業積極采用,還被很多2D、2.5D玻璃蓋板企業列入產能擴充與升級的首選精雕設備。
因此當遠洋翔瑞的3D玻璃深加工成套一上市,就得到了行業眾多蓋板玻璃和玻璃鋼化膜企業的追捧,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優秀的品質控制系統,極大的增強了蓋板玻璃行業客戶的競爭力。
目前,采用遠洋翔瑞全自動蓋板玻璃生產線進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企業,玻璃蓋板生產周期從原來15天縮短為5天,交付周期縮短了3倍以上,產品研制周期縮短了10倍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5%以上,不良品率降低了15%以上。遠洋翔瑞的眾多智能裝備產品所帶來的先進產能,結合遠洋翔瑞研發的MEMS智能制造系統,正逐步發揮"智慧工廠"作用。
而玻璃蓋板行業還只是遠洋翔瑞業務中的一部分,遠洋翔瑞在整個3C結構件加工制造上,都在積極推動客戶進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其所承接的多個金屬結構件全自動化智慧產線項目,小五金件全自動化智慧產線項目,都已經在市場上產生了巨大的效益,為提升客戶的綜合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遠洋翔瑞在行業推動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行動,正把握著制造業人工智能化發展大趨勢,降低企業智能制造的構建成本,提高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水平,重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大限度地創造了企業價值,培育出企業發展新動能。通過打破傳統產業鏈勞動密集型的高成本、低效率模式,遠洋翔瑞的智能制造正走出一條由專而精、由精而強、由強而大的專業化轉型升級之路。有創新的地方就有機會,面對上萬億元規模的市場,遠洋翔瑞的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