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需求端:建材需求趨勢性偏弱,但短時存在滯后效應
從中長期來看,隨著房地產政策的轉向,房地產成交增速放緩,終將導致遠期建材需求整體趨弱;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成交短時內出現斷崖式下跌的概率依然較小,當前數據也尚未驗證;且成交環節到下游建材需求及價格表現,中間有一定時間差,通過我們的觀察發現,這一時間差一般在3-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從房地產成交到玻璃現貨價格周期變化,中間有4-6個月的時間差,即當地產成交增速見頂后,半年內玻璃現貨價格亦見頂。如此,從最新房地產成交數據來看,后期現貨價格呈現先相對高位反復后下行的概率較大,即今年旺季周期時間點仍是年內的價格高點,不過這一水平不會高于去年高點。因此,至少從當前周期來看,建筑后端需求仍是有一定基礎的,尤其是后期裝飾裝修環節需求的滯后效應,會使得該部分需求呈現緩慢釋放特征,即短期需求不至于出現斷崖式減少。
2、供給端:生產成本上移,整體產銷水平尚可
(1)生產廠家利潤較高,產能利用率高位維持
據統計數據來看,我國玻璃行業生產線共計360條,除去由于永久關停、搬遷等原因不再可能復產的生產線,實際還有286條,其中在產生產線239條,我國玻璃行業實際產能利用率約為82.92%,如圖所示,我國當前產能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這主要是由于生產廠家利潤較高所決定的。近期沙河地區平均生產一噸玻璃的利潤在250元左右,而當前沙河地區的現價折盤面價格僅1280元/噸,利潤率高達20%左右,高額利潤導致生產廠家紛紛采取加速恢復冷修生產線等方式努力去維持較高產能水平以謀求更高的效益。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當前持續增加的產能也限制了遠期期價的上漲空間。

(2)區域庫存有所增加,整體仍處低位
近年來庫存與價格呈反向變動關系,當庫存較高時,現貨價格難有起色。近期庫存情況如圖所示,在前期生產廠家去庫存的整體策略下,高庫存狀況得到緩解,庫存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就玻璃行業而言,正常的庫存天數應該在15天左右,而當前庫存天數只有12天左右,遠遠低于正常的庫存天數水平。當前臨近旺季,下游供貨商基于對旺季的預期,提前進行采購存貨,加之近期生產廠家挺價意愿強烈,現貨價格整體有所上漲。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環保監管力度的增加,下游部分涉酸或者油漆的玻璃加工企業開工率有所下降;由于玻璃原片生產企業都已經安裝脫硫脫硝等環保設備,產量并不受環保限制的影響,因此環保監管加強等于變相減少了部分玻璃消耗。因此雖然短期價格相對強勢,但中長期來看并不樂觀。
(3)純堿價格觸底反彈,后市成本有望上移
目前純堿價格相對較低,而玻璃產能卻是處于較高水平上甚至出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因此,隨著玻璃產能的持續增加,純堿需求面得到一定改善;另一方面,目前純堿裝置進入季節性檢修,廠家供應量也會相應減少,再加上目前純堿價格較低,部分廠家處于虧損狀態,因而廠家可能聯合提價。故純堿價格后期有望持續上升,進而推動玻璃成本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