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纖維無捻粗紗抗靜電性的測定》和《玻璃纖維短切原絲流動性的測定》是中國巨石主導主編的兩項國家標準,也是企業標準首次升級為國家標準。
兩項標準的申請在2014年初便啟動,2015年標委會年會上得到全體委員的同意,2016年提交項目草案和項目建議書,并順利通過答辯,年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下達立項通知,計劃編號是20162449-T-609和20162450-T-609。
玻璃纖維無捻粗紗抗靜電性的測定
因為玻璃纖維無捻粗紗在退繞過程中,玻纖表面會因摩擦產生靜電,導致起毛、分散性差等問題,就會影響客戶的使用。
因此,在玻璃纖維無捻粗紗的生產過程中,控制抗靜電性非常關鍵,而檢測抗靜電性便成為控制的根本。
這項測定方法能方便、可靠地檢測噴射紗、SMC、板材紗、制氈紗、離心澆注用紗等玻纖產品的抗靜電性能,可指導浸潤劑研發和玻纖生產。
玻璃纖維短切原絲流動性的測定
由于短切原絲的流動性對客戶使用的順暢性有很大影響,只有具備優良的流動性,玻纖增強塑料中的玻纖含量才能得到均勻控制。
因此,流動性成為衡量短切原絲產品的一個重要指標,檢測方法相當關鍵。
巨石的測定方法能通過專用設備快速、準確檢測短切原絲的流動性,為有效評價短切原絲的使用性能提供依據。

當前,標準在國際競爭中的戰略性作用愈發突顯,各國普遍將標準化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在未來,無論是企業間還是國際間的競爭,都一定是在標準、知識產權和專利的競爭,中國的產業已經到了從中低端開始往高端上面走的階段,企業要提升質量,甚至是確定質量的標準。
當前玻璃纖維產業化應用步伐加快,正經歷由引進技術為主向以技術創新為主的轉變的關鍵時期,這需要運用標準化手段對產業發展進行規范和引領,另一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如何站穩腳跟,參與標準的制定無疑是事半功倍之舉,這是在業內擁有強大話語權的典型標志,誰創造了它,誰便在話語權的爭奪戰中占得了先機,而未來企業也必將從標準的跟隨者向標準的制定者引領者轉化。
巨石的企業標準能夠上升為國家標準,說明它在玻璃纖維領域的企業實力雄厚,科技研發富有前瞻性,并且在行業內已經具有一定的權威影響力。另外,未來標準的落實,可以讓全產業的上下游廠商有標準參照,并可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和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鏈條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