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一個普遍的誤區:不少企業老板認為,轉型就是提高科技產品、購買自動化設備等等。一些日用玻璃器皿企業在沒有搞清市場需求和潛在的技術風險,就貿然投資,結果以失敗告終。其實對于技術革新,不但要考慮到利潤率,還要考慮產業化的成本、操作技能、技術的成熟度,是不是具有開發性等等。有些日用玻璃器皿企業總是強調轉型創新,但怎么轉型,怎么創新,往往陷入一個困境。不少人把經驗當做財富,拿過去成功的方式方法來傳授指導他人。當然,經驗本身也是寶貴財富,但過去的經驗,有它特定的背景,時過境遷,還用老經驗來指引新工作,效果可想而知。有人更把創新的行動僅局限在尋找創新的方法上,而忽略了創新思維,于是,導致了中國式的玻璃器皿仿造,而不是創造。
所謂轉型,是指事物的結構形態、運轉模型和人們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過程。不同轉型主體的狀態及其與客觀環境的適應程度,轉型的十字路口決定了轉型內容和方向的多樣性。轉型是主動求新求變的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例如:一個日用玻璃器皿企業的成功轉型,就是決策層按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內的體能機制、運行模式和發展戰略大范圍地進行動態調整和創新,將舊的發展模式轉變為符合當前時代要求的新模式。

日用玻璃器皿企業要不要轉型,如何轉型?走好三步:
第一步,思維的轉型,要思想轉型,改善革新的中心是人的思維的轉變。
第二步,團隊的轉型,我們應該組建怎樣的團隊,才可以匹配上游產業和下游消費者產業鏈的變化,要從注重個人轉向注重團隊,塑造激勵機制和創新機制,企業要力推團隊激勵導向機制。
第三步,順應時代要求,推進模式轉型和模式創新,包括產品模式、管理模式、渠道模式、服務模式等。甚至是全方位的品牌建設模式,由注重對手轉向注重市場客戶需求,只有通過企業整體的系統轉型,才會產生真正基業長青的日用玻璃器皿企業。
中國日用玻璃器皿企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是建立在環保把控不嚴的前提生存下來的,不能再重復過去幾十年的發展老路了。目前中國日用玻璃器皿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已自行步入了整合期。

對于日用玻璃器皿行業的未來,有三個重點發展方向:
第一是勞動力低成本型的紅利逐漸消失,當下人工成本高漲,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已迫在眉睫。
第二是環保,以往日用玻璃器皿行業是在“污染”的爭議聲中一路高速發展而來,未來,清潔的能源及排放的清潔達標處理是日用玻璃器皿從業人員必定繞不過的發展之坎。
第三是能耗必須進一步降低,更多低能耗、高效率的裝備機械將會涌現,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這三個方向,正是那些對日用玻璃器皿行業有情懷的人孜孜以求的方向——共同鑄造中國日用玻璃器皿未來的輝煌!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孟令彥理事長曾經說過:“精美的玻璃會唱歌。世界因玻璃更美麗。要讓世界充滿玻璃愛。不忘‘一生做好玻璃’的初心,為了健康、為了快樂、為了生存環境的美好,請君多做日用玻璃器皿精品”!這需要日用玻璃器皿的企業家們一起攜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