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鄆城縣經濟開發區境內,北京威頓(鄆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施工現場正爭分奪秒趕進度,傳統產業實現“增量崛起”與“提質高效”的協同并舉,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
北京威頓(鄆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由鄆城縣魯發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玻璃集團公司、山東鄆城正華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鄆城縣是“中國酒類包裝之都”,是玻璃制品產業集散地。其中,魯發化工和正華玻璃是鄆城縣兩個傳統產業的“老牌”企業。近年來,隨著市場的逐步萎縮和環保壓力的不斷加大,單純依靠傳統產品讓企業的發展難以為繼。轉型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鄆城縣委縣政府積極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好文章,組織魯發化工、正華玻璃2個鄆城縣本土企業以商招商,積極對接引入北京玻璃集團公司,采用他們先進的玻璃制作工藝、超前的管理理念,實現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形成了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鄆城縣發改局局長呂福奎說。
在施工現場可以看到,100多名建筑工人正在緊張工作中。項目辦公樓、食宿樓主體結構驗收,各項指標均達到合格工程標準,待裝飾施工。熔制車間、烤花車間、配料車間、水泵房等主體建筑已見雛形。
作為施工方項目負責人,王海元每天都把進度排得滿滿的。讓王海元干勁十足的,除了“資金上的充足”外,還有“縣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自2017年2月份開工以來,目前的工程進度已完成了總工程量的40%,預計今年11月份,即可投產使用,實現“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達效”。
此次與北京玻璃公司的合作,不僅實現在增量上做文章,同時也實現品質的華麗提升。“公司投產后,生產管理、銷售主要依托北京玻璃公司完善的管理模式和進口的生產、檢驗設備,生產出一流的產品。”北京威頓(鄆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曲毅介紹說,在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內,各種高精尖設備一應俱全,來自德國、荷蘭的自動化配料生產線、熔化爐、成型包裝檢驗生產線,將實現年生產量2.6億件、產值3.5億元、利稅8750萬元的目標。公司產品主要服務于歐萊雅、雅芳、玫琳凱、迪奧、百雀羚等國內外知名化妝品品牌,產品50%以上采取直貿訂單式生產,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在亞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項目落地,環保不容忽視。“傳統玻璃產業用能多使用燃煤鍋爐,存在污染問題。威頓玻璃均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曲毅笑著說,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僅用能工藝前期成本就需要增加1200萬元的投入,但是環境不能為發展墊背,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北京威頓(鄆城)玻璃項目,正是鄆城縣新舊動能轉換、傳統轉型升級的一個生動縮影。項目的建設將推動鄆城縣的玻璃產業結構從單一品種向多元高端業務轉型,區域結構從地方龍頭向全國全球發展轉型,引領鄆城縣玻璃制造產業異軍突起、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