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在雙一集團有限公司武城分公司,一組風力發電機艙罩正在裝車,即將運往內蒙古通遼市。這款市場售價達50萬元的產品,原材料是聚酯樹脂,也稱為玻璃鋼。
武城縣委書記張磊介紹說,玻璃鋼產業是武城的“臉面”,全縣玻璃鋼產品年產量達5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但由于技術含量低、生產裝備落后,造成中、低檔玻璃鋼產品產能過剩,傳統玻璃鋼生產企業面臨“生死抉擇”。“我們要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舉全縣之力向產業進軍,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生產出檔次更高、質量更優的產品,再造發展新優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讓武城這個全國著名的玻璃鋼生產大縣煥發新生機。 ”張磊表示。
授旗!書記、縣長親自掛帥,四大班子成員全部領軍
武城新能源空調、新材料(玻璃鋼)、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三大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特色鮮明,但也面臨產業集中度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低等突出問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大背景下,產業如何實現嬗變?
向產業進軍!5月27日,武城縣召開“向產業進軍”動員大會,張磊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各產業辦、鎮街區共18個單位授旗。
授旗,掛帥,出征!張磊說,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舉行授旗儀式,不是搞形式、走過場,而是以此表明縣委、縣政府凝心聚力抓產業,集中精力抓發展,強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通過授旗儀式,動員各級黨員干部增強主角意識、先鋒意識、實戰意識,切實做到人人心中有面旗、個個肩上有責任,鼓足干勁,馬上出發,主動投身改革發展主戰場,推動全縣經濟加快發展、全面振興。 ”
向產業進軍的核心是全黨動員、全民參與,書記、縣長親自掛帥,四大班子成員全部領軍,重點做好“加減乘除”法。“加法”是招商引資,“減法”是淘汰落后產能,“乘法”是通過做好“加減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除法”是掃除制約發展的各種障礙。
“18面紅旗,是戰旗、是軍令、是責任,對各產業辦、鎮街區的工作情況,我們將逐月調度、逐季觀摩、半年初評、年終總評,對年終考核完不成任務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武城縣縣長朱恩鶴說。
強化質量約束,一手狠抓招商引資、一手拒絕劣質項目
近期,一個投資近2億元的汽車配件鑄造項目因耗能高、產業帶動能力弱被武城縣拒之門外。今年以來,武城已拒絕了30多個過億元項目。
武城縣秉持“聚焦、聚集、聚合、聚變”的招商理念,通過構建以6個重點招商區域、9大產業辦、9個鎮街區為架構的“699”產業推進體系,不斷引進新動能、培育新動能,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努力打造一個鏈條完善、產品高端、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今年以來,新引進項目19個,到位資金11.3億元。其中投資16億元的三自集團風力發電等8個項目相繼簽約,投資15億元的耀盛農業光伏發電站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我們把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畝均稅收作為重要衡量指標,制定項目論證辦法,堅決做到弄虛作假的不要、不安全不環保的不要、能耗高產出低的不要、主體要素有瑕疵的不要,堅決防止落后產能擠占發展空間。 ”朱恩鶴表示。
武城縣還以環保督查為契機,出臺“小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清除轄區內未辦理相關手續、無污染防治設施的“小散亂污”企業。特別是作為武城新材料(玻璃鋼)產業發源地的魯權屯鎮,按照新舊動能轉換的思路,一方面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停了75家落后企業,一方面規劃了150畝的產業園,鼓勵一批高精尖企業進駐。

激活民營經濟創新基因,打造“唯一性”企業
6月12日,記者見到金信公司總經理吳子才時,他剛與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敲定合作意向,共同研發間接蒸發冷卻裝置。“40℃的熱風通過這個裝置后,能降到15℃,產品一旦上市,必將供不應求。 ”吳子才說他只做紡織空調一種產品,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三,其拳頭產品JF30/35-11系列槳翼型大風量節能紡織軸流風機是國內唯一一款碳纖維紡織節能風機。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必須以“四新”促“四化”。為此,武城縣圍繞新材料(玻璃鋼)、新能源空調、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三大優勢產業分別實施“產業拓展”“產業整合”“合作發展”工程,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發展的主體是企業。激活民營企業的創新基因,讓企業通過科研合作成為產業鏈高端上的‘唯一性’企業,對企業擺脫低價競爭、提高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張磊說。
奧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除塵過濾材料的企業,公司與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東華大學和東北大學國家濾料檢測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依靠科技進步,公司已完成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4項、省級創新項目11項,并與華能電力、華電國際、中聯水泥等大型企業成功牽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