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玻璃現貨表現尚可,下游低庫存結構下廠商市場話語權提高。沙河現貨報價普遍較4月上移20-30元每噸至1250元/噸附近。出庫情況一般,行業庫存整體去化速度慢于去年,但同比仍在下降。后市來看,玻璃供需難有亮點,維持空頭思維等待期現回歸。
純堿偏緊原料成本上移
今年以來行業庫存和價格的聯動性有所減弱。往年玻璃廠商庫存是價格最好的反向指標,但今年這一聯動性大大減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下游庫存偏低導致廠商話語權加大;二是原料端干擾加劇。
經歷春節后純堿暴跌之后,5月份以來,純堿價格快速拉漲。隨著純堿端供應觸頂,純堿價格波動率將大大增強。且高開工、有污染的情況下,純堿價格易漲難跌。
5月份以來,各地純堿價格累計上漲100元/噸左右,對應玻璃成本增加30元/噸。但考慮終端供需不強,且玻璃廠商利潤頗豐,成本因素預計難以有效傳導至價格。且目前純堿檢修多為季節性因素,重堿貨源也并不緊缺。上游原料漲價炒作難以持續。

6月淡季來臨需求環比難有亮點
上半年玻璃需求較為平穩。但隨著房地產銷售下滑,已經傳統淡季來臨,對于后市玻璃走勢并不樂觀。
首先,不論從統計局頻率還是每日成交高頻數據都能看到,房地產銷售正在持續下滑。作為房地產終端產品,玻璃長期需求走弱較為確定。但考慮開發商趕工問題,需求拐點或略有滯后。其次,從季節性角度來說,6-7月份進入玻璃傳統需求淡季。且從近期對下游深加工訂單的調研來看,訂單情況也并不樂觀。
淡季疊加趨勢性走弱,玻璃淡季將面臨考驗。綜合來看,玻璃供應端持平,需求端短期尚可但遠期并無亮點。現貨雖在炒作環保、原料漲價等因素,但對于玻璃中長期沖擊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