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宇精雕的董事長雷萬春展示精雕工藝生產的手機玻璃蓋板
沒有豪華的辦公樓,但基本上半年就會刷新一次技術突破;成立短短7年,就拿下了“全國第一家用精雕做手機玻璃蓋板的企業”、“全國首家研發并使用視覺識別系統定位技術企業”等多個第一……位于平湖街道的深圳大宇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總能給行業帶來驚喜。
隨著自動化時代來臨,大宇精雕正致力于成為中國版工業4.0的行業領導者,為工業自動化來臨提供強有力的先進設備的同時,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進入“機器換人”時代。
在未知領域做“領頭羊” 手機玻璃蓋板用上精雕工藝
10年前,大宇精雕的董事長雷萬春還只是一位在布吉臨街店面里做機床貿易的小老板,平日里最喜歡鼓搗雕刻機器。同年,蘋果公司發布首款蘋果智能手機iPhone,在鍵盤手機、液晶屏幕充斥市場的時代,沒有鍵盤、使用全玻璃蓋板的iPhone讓人傻眼的同時,也改變了整個終端行業,這也讓雷萬春看清了未來發展的趨勢。
雷萬春告訴記者,作為全球首批和蘋果公司合作的精雕機廠商之一,大宇精雕率先開始了觸屏玻璃精雕機的研發,也是全國第一家用精雕做手機玻璃蓋板的企業,但是行業的“領頭羊”并不好做。
“從沒人想過要研發蓋板玻璃精雕機,沒有任何借鑒和方向,只能邊做邊摸索。”雷萬春告訴記者,與液晶屏使用的PE材料不同,蓋板玻璃硬且脆,很難加工。面臨未知領域的技術難題,大宇精雕的研發團隊經過沒日沒夜地試驗,最終謀求到了最佳解決方案:將金剛砂鍍到磨頭上,來對玻璃蓋板進行切割。
經過無數次的埋頭摸索、鉆研和試驗,大宇精雕突破了玻璃切割易破損等難題,由該公司設計的蓋板玻璃精雕機生產的蓋板玻璃良率高、出貨快,獲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同時也使大宇精雕成了國內第一家把精雕用于手機蓋板玻璃加工的先行者。
在產品打磨上做到極致 設備性能與國際大牌比肩
“從長遠來看,單方面的技術更新遠不能滿足客戶的全面需求。”在雷萬春看來,想要長期讓客戶、合作伙伴滿意,公司的技術“觸手”應該伸得更長一些,要將提升良率、降低損耗成本等一直“懸在頭上”。
在提升產品品質想法的驅動下,大宇精雕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不但將最初研發的單頭精雕機升級為能力更突出的雙頭精雕機,更是又一次走在全國技術前列,率先將視覺識別系統引入精雕機之中,通過方便快捷的自動定位更精確地完成每一個產品的生產制作,在精度提高的同時也讓機器效率得到提升,受到了客戶青睞。
2012年,大宇精雕開始大膽地向智能化產品領域進軍。第一個新研發項目就是能夠取代人工操作,完全能自己“干活”的機械手。但初步研發的第一代樣機剛剛完成,諸如操作精度能否勝過人工操作?成本會不會比人工操作還要高?安全性能不能得到保障等一系列的難題又接踵而來。“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帶著這樣的信念,大宇精雕投入大量精力堅持探索,終于在次年推出了第二代機械手精雕產品,相比第一代,第二代精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在各個市場領域進行全面投放后,立即取得了相當大的反響。
2015年,大宇精雕再次引領全國精雕行業的發展,成功攻關了3D玻璃熱成型、3D玻璃CNC精修和3D玻璃拋光等設備難點,自主研發出3D玻璃蓋板成型機。

在一般人看來,3D玻璃蓋板成型機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其背后的意義卻頗為重大:大宇精雕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提供3D玻璃成型工藝全流程的3D玻璃智能裝備的系統集成商,可以叫板三星和LG等國際大廠。不得不提的是,大宇精雕制造的3D玻璃蓋板成型機設備性能不但與三星等國際大廠相提并論,設備價格還只是國際大廠的40%。
在“機器換人”上做領導者 從單機自動化向工廠智能化邁進
“在工業4.0時代,大宇精雕更愿意充當一個‘助推器’的角色,為精雕行業提供工業智能化數控解決方案,成為中國版的工業4.0的行業領導者。”雷萬春說,大宇精雕的目光不止停留在單純地為客戶提供自動化生產設備上,還有更多。
用工成本逐年上升、人口紅利逐步消失,是制造業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為此,“機器換人”已經成為企業破解發展瓶頸、轉型升級的不二選擇。在原有的業務優勢基礎上,大宇精雕加大工業機器人本體及與專用設備結合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市場開拓力度,逐步發展成為自動化專用設備、智能專用設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產品系列的供應商,為客戶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幫助廠商實現人工化工廠向智能化轉變。
目前,大宇精雕的客戶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嘗到了“機器換人”的甜頭。在該公司的三棟廠房內,幾乎找不到工人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大宇精雕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他們可自動完成上料、下料以及產品檢測的工作。”雷萬春說,當智能機器人將制作原料送入精雕機,完成生產后機器人自動將做好的成品取走并進行檢測,合格后,通過智能物流系統進行包裝,并傳送至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