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前,祁縣玻璃器皿集團(簡稱祁玻集團)在太原正式掛牌成立。此舉是祁縣推動工業提質升級,全面振興實體經濟的一項重大舉措,標志著祁縣玻璃器皿這一傳統產業向集群化、專業化、品牌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當天的成立儀式上,祁縣縣委書記吳文勝說,祁縣縣委、縣政府對玻璃產業發展高度重視、精心培育、積極扶持,特別是近年來,堅持“面向世界,打響品牌,人機并舉,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制定出臺《振興玻璃器皿產業實施意見》,推進實施“技術升級、產品開發、品牌培育、市網營銷、集團組建、產學研融合、企業上市、商貿城建設、工業旅游、人才培育”十大創新發展工程,緊抓入選G20杭州峰會指定用品契機,引入現代營銷模式,全面推進玻璃器皿產業振興“雙十二”項目,用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動玻璃器皿產業提檔升級、再上新臺階。他希望今后大家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祁縣、祁縣玻璃產業的發展。
玻璃器皿是祁縣獨具特色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縣域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祁縣是我國最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產出口基地,2012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玻璃器皿之都”稱號。其玻璃器皿生產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代,祁縣民間就有生產玻璃日用品的小作坊。解放初以生產馬燈罩、桅燈罩為主。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生產玻璃器皿,同年首次打入國際市場。進入90年代后,祁縣玻璃器皿開始步入穩步發展時期,通過政府與民眾共同努力,玻璃器皿企業1998年達到41戶。亞洲金融危機后,世界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產中心開始由歐洲向中國等亞洲國家轉移,祁縣玻璃器皿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到2008年,10年間企業由41戶迅速增至160戶,產值由1.5億元發展到14億元,占該縣工業生產總產值的30.4%,自營出口額保持年均30%左右的高增長率。2008年金融危機后開始整合壯大,祁縣逐步成為了在國內具有主導地位、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玻璃器皿產業集聚區。
近年來,祁縣大力扶持這一地方特色產業,成立有玻璃器皿產業發展中心,專門負責扶持產業集群發展,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從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市場開拓等方面扶持企業發展。建設有國家玻璃器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可對玻璃器皿、玻璃酒瓶、保溫瓶、玻璃醫用容器等產品進行165項化學測試和物理檢驗。正在建設玻璃藝術學校和5萬平方米的玻璃器皿商貿城,預計2018年將投入使用。

經過幾輪整合,目前,該縣共有玻璃器皿生產企業38家,從業人員近2萬人,日化料能力600噸,產品有十大類、6000個品種,暢銷全球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實現產值23億元、年自營出口額3100萬美元??傮w來看,玻璃器皿產業是祁縣獨具特色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是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特色加工業。但隨著勞動成本比較優勢弱化,行業發展必須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由成本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在此大背景下,祁玻集團應運而生。
日前成立的祁玻集團,是一個以山西大華玻璃實業有限公司為母公司,生產協作企業聯合組建的經濟組織,它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核心,整合祁縣多家玻璃器皿相關企業,通過集團與政府的共同探索與發展,對內,實現集團內部團結共贏;對外,打響中國玻璃器皿之都品牌。集團將充分發揮集團成員的優勢,實現營銷結合、生產協作、信息共享、技術共用,通過聯合促進成員企業優化資產配置,增強營銷能力和盈利水平,使祁縣玻璃器皿集群產生更強的規模效應、品牌效應和集聚效應。同時,集團還將在出口貿易、國內市場、電商平臺三大方面籌集人才和資源,自行設計研發,匯集各企業拳頭產品,實現祁縣玻璃器皿行業由松散型合作逐步走向品牌化整合壯大的道路。
位于省城太原的祁玻集團營銷總部,將集中50余名國際貿易、國內營銷和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建起一支專業營銷團隊,不斷開拓市場。在國際市場,營銷團隊將致力于與知名的宜家IKEA、塔蓋特TARGET、梅西百貨Macy's、耐克斯特、家樂福、瑪莎、沃爾瑪等采購商長期合作關系;國內市場,將致力于開拓酒店用品、商超百貨、禮品贈品、家居用品專業市場,使一批企業逐步由以出口為主轉向國內與國際市場并重。
祁玻集團的目標是,力爭5年內打造在國際市場具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品牌5枚,國內知名品牌10枚,集團產值突破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