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節前后,玻璃生產企業庫存情況分化,高價格廠家高庫存、低價格廠家低庫存的狀態受到市場關注。近兩日市場迎來階段性補庫存,一方面傳統消費淡季來臨,另一方面貿易商出手搶貨,這或許是貿易商與玻璃廠家之間的一種博弈。在此背景下,玻璃生產利潤還能否增長?
今年玻璃生產利潤恐將下滑
去年玻璃企業打了一場“翻身仗”,銷售價漲量增、效益轉好,這與2015年下半年以來建材行業需求端改善密切相關。作為周期性商品,玻璃和房地產市場的關聯度日益增強。得益于房地產市場升溫,2016年玻璃現貨市場整體走勢超出預期,生產企業利潤明顯增加。
據了解,玻璃企業利潤增長主要集中在去年第四季度以前,尤其是7—9月,當時玻璃生產利潤最高達到30%。
“去年平板玻璃價格全年漲幅超過50%,一方面受到成本端推動,包括重油、煤炭以及純堿在內的原料價格大幅上揚,拉高玻璃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是房地產需求端的拉動。”弘業期貨分析師張永鴿稱,玻璃行業消費需求季節性比較強,通常下半年市場需求會好于上半年。

就2016年的情況來看,房地產行業數據無論是新開工、銷售還是價格方面都有不俗表現,需求增速遠超過玻璃產能的增速。上下游的共振下,玻璃價格重心提升成為必然,市場利潤狀況也有明顯的改善。但是去年第四季度,隨著煤和純堿價格的暴漲,玻璃的利潤被蠶食殆盡。到了12月底,雖然玻璃價格是2016年全年最高價,但玻璃廠家生產利潤已經被壓縮到10%左右。
“春節前后一般是玻璃現貨市場的傳統淡季,下游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放假通常從春節前一周左右持續至元宵節,玻璃需求會有一段‘真空期’,但玻璃生產不會中斷,這段時期玻璃市場供需會明顯失衡,庫存快速累積。”中信期貨分析師張駿說。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近半個月各地玻璃廠庫存驟增。“以沙河地區為例,玻璃廠家庫存較節前普遍增加了60%。不過,由于春節前貿易商庫存水平都很低,節后補庫會消化部分生產企業庫存。”某市場人士稱,玻璃終端需求啟動仍較晚,市場真正好轉可能要到4月以后。
在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張馳看來,從大趨勢來看,今年玻璃行業利潤會出現下滑,甚至可能會虧損,供需兩方面對玻璃行業都不太有利。“2016年玻璃實際產能增加近8%,去年第四季度多地出臺房地產限貸限購政策,房地產市場降溫肯定會影響玻璃需求。”他認為,與去年相比,2017年行業利潤會出現下降。
“預計未來三個月玻璃企業利潤不會有大幅回落。一方面,去年第四季度純堿價格大幅抬升,雖然近期有回調跡象,但目前價格仍處于2010年以來的高位;另一方面,春節后玻璃終端需求將復蘇,有利于緩解玻璃企業庫存壓力,對現貨價格走勢也有所支撐。”張駿表示。
玻璃廠家銷售策略分化
春節前玻璃小廠降價促銷或者采取保價措施,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提貨積極性比較高。幾家大型玻璃企業挺價銷售,造成實際價格比其他廠家高出60元/噸左右。因此,市場出現了高價格廠家高庫存、低價格廠家低庫存的狀態。
在生意社玻璃分析師張瓊看來,部分企業維持高價格可能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品牌定位,不打價格戰;二是迫于成本壓力,無法促銷調價;三是出于穩定市場的考慮。“如果為了降低庫存促銷,在下游需求不明朗的情況下,市場行情反而更容易一瀉千里。”張瓊表示,部分廠家采用低價格策略則是考慮到成本較低,降價也可以保證盈利,或者全年盈利目標基本完成,以加快出庫為主。
“這也反映出了當前下游拿貨的心態。原片價格2016年出現近幾年最大漲幅,下游目前承受的壓力很大,因此傾向于拿低價產品。”張瓊說。
談及玻璃廠家目前的銷售策略,湖北武漢長利有限公司玻璃期貨部負責人王成斌表示,北方地區玻璃產量大,但當地需求量小,加之春節庫存積壓,多在春季推冬儲政策。“小廠產量小,定價靈活;大廠由于產量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價格政策更謹慎。”王成斌坦言,去年行業利潤可觀,大廠多采取穩價策略。但最終市場價格仍取決于春季真實需求,廠家自身庫存情況將決定產品價格走勢。

前兩年,春節期間貿易商存貨積極性比較高,市場庫存基本上一半在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手中,一半在生產企業。這種情況下,生產企業的壓力不大,風險由廠家和下游企業共擔。今年由于市場價格偏高,貿易商整體存貨積極性不高,大型玻璃企業的高價格策略也延緩了貿易商的存貨進度。
“就沙河地區而言,當前玻璃生產企業和下游企業的庫存比例約為8:2,也就是說目前大部分風險由生產企業承擔。”上述市場人士表示,如果后期銷售轉好,廠家盈利情況可能好于去年和前年;但若后期銷售情況不理想,可能引發產品降價,玻璃生產企業經營風險將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日沙河地區玻璃庫存下降近10%,這還是在廠家限量銷售的情況下,市場再次出現排隊搶貨的火爆現象。昨日(2月9日),沙河某玻璃廠庫相關負責人發布了一組圖片,一邊是在外排隊等候的車輛,一邊是幾乎空蕩蕩的倉庫。該負責人直言,當前貿易商庫存普遍較低,為了維持節后正常經營,不得不批量補貨。
對于當前貿易商的補庫存,業內人士認為這實際上是和廠家博弈的過程。在業內人士看來,春節前市場價格偏高,貿易商存貨積極性不高,春節后隨著加工企業陸續開工,貿易商備貨速度有所加快。
貿易商對于補貨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的。“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加工企業承接訂單有比較大的壓力,因此完成一輪補庫存后,就會有一段停滯。”沙河地區玻璃貿易商武某表示,只有庫存實質性消耗后,才會形成新一輪的采購過程。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玻璃市場的風險點主要在于對后期需求的偏樂觀預期。玻璃生產企業春節前沒有大幅降價去庫存,一旦節后需求未如預期回暖,高庫存壓力或引發玻璃企業競相降價去庫存,進而導致現貨價格大幅下跌。